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方圆法治>>人民监督>>监督者风采

吴艳良:一心一意带着乡亲们增收致富

时间:2018-11-12 18:35:00  作者:沈寅飞  新闻来源:《人民监督》杂志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昌图县东兴村党支部书记吴艳良。

  在辽宁省最北部,有一个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昌图县。进入2018年的1月,昌图县内丰满源农业联合社格外的繁忙,大批社员的粮食不断涌入合作社的粮食储备库内。1月12日晚上八点,全国人大代表、昌图县东兴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吴艳良还在忙着最后一车玉米卸车工作,合作社免费为社员丰收的粮食脱粒并运输到储备库内,这一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大年。

  2010年,吴艳良当选为辽宁省昌图县东兴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他动员村民成立丰满源农业联合社;2017年1月,他经补选成为辽宁省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8年来,他带领村民不仅还清了100多万元的外债,还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当初的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5万元。

  在吴艳良看来,无论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还是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带着乡亲们增收致富。他说:“现在感觉压力也挺大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己所能,帮着乡亲们多做点实事。”

  让村民富起来

  东兴村共有村民486户、1648人。2010年以前,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种地为生,人均收入并不高,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由于村内资源匮乏,村民缺少资金和技术,所以想富不能富,想干不会干。

  2010年,做过多年买卖、时年40岁的吴艳良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从上任那天起,吴艳良就开始思考如何把劳动力解放出来,让农民上项目发家致富。经过广泛的考察、调研, 他联合两名村干部,3人共同出资60万元成立了昌图县丰满源农业联合社,并亲自担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决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联合村民共同致富。

  合作社刚成立时,村民们兴趣不大,认为合作社就是一个花架子,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很多村民选择观望。吴艳良就低价为村民提供机械作业服务,还到大公司统一购进品牌种子、化肥、农药,让村民们不出村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春耕物资。而仅此一项,每亩地就为入社村民节省近100元的种地成本。

  让农民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之后,吴艳良动员村民入社,用土地入股。创造性地以机械化服务为纽带,以土地流转为抓手,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很快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为推动全村土地流转,合作社还规定,村民连续3年将自己的承包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除了给村民正常流转费外,每年每亩地还给村民100元的分红。

  如今,丰满源农业联合社既负责玉米种植,又从事农机服务,200多户社员年终都能拿到流转费,还能分红。村民李彦飞高兴地说,自打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我家里的14亩地全都委托合作社代耕代作,不但春耕时种子、化肥什么都不用管,到秋收时合作社还把粮食直接运到家。这样的好事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

  合作社推动了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劳务输出。去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4000多亩,为村民代耕代作3700多亩。春耕大忙季节,合作社5台播种机齐上阵,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全村的耕地全部播完,不但抓住地温6℃至8℃的最佳播种期,保墒拿全苗,而且解放了全村劳动力,让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赚钱,余下人员搞养殖或搞庭院经济。据统计,现在东兴村外出打工人员有300多人,仅外出打工一项,全村年收入就超过500万元。

  “我得努力让东兴村在全县成为一个标杆。”吴艳良说,成了全国人大代表,就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福利,心里得装着村里1600多口人,让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看见了检察工作的亮点

  2017年1月,吴艳良经补选成为辽宁省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得多听听最基层老百姓的声音,代表乡亲们把这些意愿表达出来。”吴艳良说。

  去年,吴艳良特意到县里请了农业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专家提出,要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建议村里在种植玉米的同时适量耕种大豆。于是,合作社在流转的约3500亩土地中,除玉米外,新种1000多亩大豆。

  为了打消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吴艳良还和一个豆种研发中心合作,中心以每斤2.7元的价格回收大豆豆种。他说:“这应该算是试水,今年将再大范围推广,全程机械化。”不出意外,新种1000多亩大豆又获得了大丰收。与此同时,吴艳良还心系检察工作。2017年9月,应最高人民检察院邀请,吴艳良和辽宁代表团中的13位全国人大代表对陕西省检察工作开展为期4天的视察。

  一路下来,吴艳良有感而发,这几天视察给我感触很深,检察机关稳步有序推进司法改革,扎实有效维护司法公正,特别是各级检察院对公益诉讼办案工作准备充分,主动出击,着力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定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对检察工作,吴艳良有三点深刻印象:一是办案规范、高效。从基层检察院到最高检都对案件进行大数据管理,统一办案程序、办案设施。案件管理按照属性等分类,科学、透明,通过计算机分配案件,减少了人情案,直接分配到办案人员手中,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办案人性化。从办案区内软包墙、医务室等细节可以看出,这种标准设置既是安全保护措施也是规范司法的体现,从讯问到询问,全程监控,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得到了保障,自然冤假错案也就少了。三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从最高检到基层检察院的远程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能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通过网上将案件办理情况上报上级检察院,更加有效地保障准确定案、依法处理。

  “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检察工作的各个亮点,也有理由相信检察工作能越做越好。”吴艳良说。

[责任编辑:zywgrr]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