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按摩的第一批从业人员,是抗美援朝后因伤致盲的志愿军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下,国家内务部、盲聋哑学会等单位牵头组织,成立各种技能培训班,其中有盲人按摩学习班、编织学习班、农业生产班、音乐学习班等。后三个班均因为在实践中无法就业生存而先后停办,唯一一期期坚持办下来的就是盲人按摩学习班。200多名按摩师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起到了种子的作用。有人办起了按摩培训学校,还崛起了像河南洛阳按摩学校的创始人曹传瑞、山西太原按摩学校创始人曹荻秋这样的大家。
目前,盲人按摩培训体系由过去单一的中专培训模式发展成为既有传统的中等专业培训,又有如长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盲人按摩高等教育的培训体系,更有全国闻名的北京岳各庄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培训部及各省地市培训中心组织的盲人按摩短期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盲人保健和医疗按摩机构数量分别为1.73万个、873万个。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后,盲人因视力障碍等因素影响,无法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从而影响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事医疗按摩活动。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在保证盲人医疗按摩的医疗性质、医疗范围、职称系列不变的前提下,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作为特殊群体,于2009年制定了《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该办法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业资格、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条件、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聘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但由于中间十多年的断层,盲人医疗按摩渐渐不被认可。2016年,盲人按摩师李子成在重庆残联的公众号上发文称:“像重庆这样一个3000多万人口的大直辖市,已经没有了公立盲人医疗按摩机构,原来的重庆盲人按摩医院已改为重庆中西结合康复医院。据了解该院已不再吸收盲人,也就是说,待现职盲人按摩医师退休后,盲人按摩医疗单位将不复存在,长此下去,盲人按摩医师将会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称谓。故盲人保健按摩师的作用、公信力遭受质疑和诟病就在所难免。”“呼吁国家立法机关,把盲人医疗按摩纳入职业医师法统筹管理,特事特办,延续过去的盲人按摩医院、盲人按摩诊所的设置,发挥盲人按摩的医疗作用,既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也有利于改变人们关于按摩就是保健的认知。”
2017年,为简化审批程序,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非行政审批项目——“开办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认定工作”予以取消。这意味着开办盲人保健按摩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只需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县级残联不再开展开办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认定工作。
“没有了第一道门槛,盲人保健按摩市场更加鱼龙混杂。建议恢复开办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的审批流程,同时卫健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管,防止无资质的按摩机构扰乱市场。”舒服堂盲人按摩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斌说。
我国盲人按摩行业发展还存在从业人员培训问题。按摩是中医的组成部分,涉及中医基础、经络俞穴、解剖、手法等专业知识,在高等院校学习需要4年的时间,而有些盲人按摩培训仅有1个月或者100节课,按摩人员仅仅是入门甚至未入门的水平,按摩效果差,公信力低,循环往复。就业竞争环境问题表现也十分突出。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还需从完善盲人保健按摩就业培训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健全盲人按摩行业就业的规章制度等方向加以解决。
盲人医疗按摩是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典范之一。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其中规定了实施盲人按摩就业促进行动,支持省级盲人按摩医院的医疗、康复、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组建相应医疗管理团队,形成区域示范中心,带动影响周边地区建设盲人医疗按摩机构。支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开办医疗按摩所。加快盲人保健按摩行业标准建设,提升盲人保健按摩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发挥各级盲人保健按摩实训基地作用,规范开展盲人保健按摩培训和继续教育。多渠道开发盲人就业新形态。
检察机关将持续保障盲人按摩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盲人医疗按摩、保健按摩活动,积极稳妥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领域公益诉讼,依法能动履职,督促协同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调动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