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方圆法治>>人民监督>>特别策划

残疾人可以开出租车吗

时间:2022-10-09 16:26:00  作者:  新闻来源:《人民监督》杂志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根据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五类残疾人可报考驾照,除原有规定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器可达到合格标准的、右手拇指或双手手指末节残缺的、左下肢缺失的残疾人可准驾车型C1或C2之外,新增右下肢或双下肢缺失残疾人可准驾车型C5。因此,只要身体条件符合相关规定,残疾人是有资格申请驾驶证的。

  残疾人拿到驾驶证后,是否可以开运营车辆,载客赚钱?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2011年实施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明确了出租汽车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其中并没有对残疾人的但书条款,法无禁止即可为,可推论即便是双下肢缺失的残疾人,只要开C5证准驾车型的车辆也是有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的。

  201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开创全国先例,为残疾人出租车办理合法营运手续;2014年5月21日,云南省曲靖市为残疾人开出租车合法化正式开启了大门;2017年7月6日,重庆市首家残疾人汽车租赁公司成立。在全国各地,残疾人合法开出租的例子已不是少数,网约车也开始引进残疾人驾驶员。

  2018年“十一”期间,江苏省常州市的刘先生带了一家老小从南京回常州,在火车站打了一辆滴滴网约车。车子开到半路,他发现驾驶员是无腿的残疾人,车子的油门、刹车等装置,也都经过改装手动操控。下车后,刘先生立即报警,并投诉至滴滴客服。滴滴公司工作人员承认,该车注册信息和实际驾驶人不一致,在平台上登记的驾驶证并不是C5驾照,滴滴方确实存在过错,但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焦点仍为“将生命交在失去双腿的司机手上,太过缺乏安全感”。

  此事引发了网约车公司内部整改审核司机入职条件,持有C5驾照的肢体残疾人驾驶员都被解约封号,无法继续工作。然而社会对残疾人运营车辆的质疑并没有停止。

  同年,陕西的周先生打网约车时遇到了一位聋哑人司机,他对网约车的审核机制感到非常疑惑。滴滴、曹操、一喂出行等平台均认为驾龄三年以上,精神、手脚、视力没有残疾的聋哑人,就可以从事网约车。聋哑人开网约车是完全被平台认可的。但周先生认为,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固然值得称赞,可是聋哑人多数无法辨识驾驶环境中的声音,存在安全驾驶隐患,周先生的想法也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支持。

  法律只是解释社会现象的一个视角。尽管残疾人在法律上有权驾驶汽车,但公众有理由质疑残疾人驾驶的安全性,也有权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保障乘客对司机是否残疾的知情权、选择权,难在同时需要尊重残疾人司机的隐私。其根本问题在于:残疾人驾车是否安全?

  目前尚无调查数据来衡量残疾人驾车的安全性,但经过法定的驾驶资格考试,就意味着司机的驾驶能力符合安全的通常标准。关键在于取得驾驶资格和从事驾驶职业的条件不同。出租车司机的“安全性”需要驾龄、公里数、违章记录、保险理赔情况等综合评价。

  上海市崇明区法院法官助理马腾认为,值得反思的是公众对于“安全”的理解。乘客往往期待自己的司机绝对安全、绝对可靠,可是存在真正的“绝对安全”吗?无论是行程万里的资深司机,还是年轻司机、老年司机、女性司机,或者是残疾人司机,都或多或少存在驾驶风险,国家只能以设置驾驶资格考试的方式尽量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甚而言之,当汽车和公路被创造出来时,人类就已经默认将会发生的事故、人身的陨灭和财产的损失。社会的发展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不可测的风险因素,但这些因素不足以阻挡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飞跃。在伦理层面,人们或许无法接受将生命和安全作为牺牲品,但实践的脚步已经给出了答案。同样,残疾人驾车这一现象也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体现,人们需要像一百年前适应汽车一样,逐渐地适应这一切。”马腾表示。■

[责任编辑:杨景茹]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