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办理“残疾人补助”的幌子,假借残联、民政、财政等政府部门的名义,专门针对残疾人亲属实施电信诈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以张顺省和陈端成为首的两个诈骗团伙共14人依法批准逮捕。此案涉及浙江、福建、湖北等多个省份,被害人超过200名,涉案金额巨大。
拿“残疾人补助”当诱饵
37岁的陈师傅,家住余杭区临平街道。某日,他接到一个自称是浙江省残联工作人员的女子的电话。该女子问陈师傅是不是陈阿莲(化名)的家里人,陈师傅就跟对方说“她是我姐”。该女子清楚地报出陈师傅姐姐的身份信息及残疾情况,说现在政府对残疾人有一笔4980元的补助款,要转到陈阿莲或者其亲属的银行卡里,需要陈师傅用银行ATM机处理。该女子还留下了一个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让陈师傅打电话核实领取。
陈师傅在一家通信公司做架线工,每月工资不到3000元,姐姐是残疾人,父母年迈,4980元的补助对他而言是笔不小的数目。电话那头的女工作人员对陈师傅姐姐的情况了如指掌,这让陈师傅打消了心头的顾虑。
放下电话,陈师傅急忙赶到附近一家银行的ATM机前,拨通了对方留下的“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也是一名女子,她先问了陈师傅是什么银行的卡,然后让陈师傅把卡里的余额报给她,陈师傅如实报了300多元的余额情况。对方说余额太少,钱汇不了,需要换卡。陈师傅就换了一张有1万多元余额的卡。随后,在那名“财政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陈师傅在ATM机上按了一阵按钮,最后输入4个数字——4980并确认。这时,对方表示操作结束,就匆匆挂了电话。
陈师傅见对方挂了电话,这才突然觉得不对劲儿,立刻查询卡内余额,结果发现卡里不但没多钱,而且少了4980元!陈师傅赶紧到派出所报案。
诈骗团伙呈公司化运作
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实施诈骗的是来自福建省安溪县及厦门市的两个诈骗团伙,这两个团伙一个以张顺省为首,另一个以陈端成为首,两个团伙均由老板、客服人员、取款人员等组成,内部分工明确。
老板即张顺省和陈端成,两人主要负责招募工作人员,提供租房和残疾人信息,结算诈骗所得,按照分工付给各层级人员报酬和提成,还负责提供和组织关于诈骗手法的培训等。
客服人员就是电话联系人,通常是两人搭伴,一人冒充残联或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告知被害人有一笔残疾人补助款可以领取,另一人则冒充财政局工作人员,指使被害人在银行ATM机上操作“领钱”,诱使其将钱直接转入取款人员的银行卡上。客服人员有底薪和提成,每成功行骗一次,就会拿到8%到10%不等的提成。
取款人员专门负责提供银行卡,一旦行骗成功后,还负责立即将骗得的钱从主卡转账到各种子卡中,最后安排马仔取现或用POS机套现。取款人员独立于诈骗团伙之外,隐藏很深。他们拥有众多银行卡,能在极短时间内把钱从一个账户划转到不同的子账户。每完成一单,取款人员会拿到诈骗金额的12%。
行骗所需全部网上购得
据张顺省和陈端成交代,他们所掌握的残疾人信息都是直接从网上购买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残疾人的姓名、电话、住址、身份证号及残疾类别等。而他们用来群拨电话、发布“诱饵”的手机卡,也都是以30元至50元不等的价格从网上买来的“黑卡”。为了诱导被害人“入局”,他们会特意购买被害人所在省份的“黑卡”,而且一般都是当天打当天就丢掉,以躲避公安机关的追踪侦查。
“黑手机卡”是用来发布“诱饵”的,“黑银行卡”则是用来转账取现或套现的。据张顺省和陈端成供述,取款人员用于诈骗的“黑银行卡”也是从网上买来的,每张200元左右,这些银行卡的开户身份信息均是有效的,遍及全国各地。
“我们用的银行卡都不是自己的,是别人去银行柜台冒名办理的。我把主卡上的钱迅速转账到许多子卡中,这么做银行是监测不到的,而且公安机关一旦发现线索并冻结那些钱,需要找许多银行,这期间我们早就把钱取走了……”一名取款人员交代说。
即便犯罪团伙的诈骗手法十分隐蔽,但是他们的违法行为还是进入了警方视线。公安机关通过技侦手段,在厦门和湖北等地一举抓获了这两个诈骗团伙的14名犯罪嫌疑人,并查获了大量用于诈骗的残疾人信息,500余张银行卡、SIM卡,以及多部手机、POS机,部分赃款等。经警方初步查明,这两个犯罪团伙的侵害对象主要为残疾人家属,全国20余省份均有涉及,被害人超过200人。■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