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方圆法治>>人民监督>>专题 特稿

协调联动 打通服务民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1-12-13 16:19:00  作者:唐姗姗  新闻来源:《人民监督》杂志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最高检和全国工商联不断加强合作,进一步找准民营经济司法需求,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文/本刊记者 唐姗姗

  近年来,检察机关坚持把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举措持续发力。

  最高检和全国工商联不断加强合作,进一步找准民营经济司法需求,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建立日常联系机制

  2018年12月,全国工商联与最高检联合调研,在座谈会上一位民营企业家发言时就讲道:“我们不需要特殊关照,只要能够平等对待就好。”话语朴实却发人深省。年底,最高检总结梳理11项具体检察政策,指引检察机关依法妥善办理涉民企案件,并发布典型案例加以指导。

  2019年2月,全国工商联与最高检建立了沟通联系机制,健全日常联系机制,确定每半年举行一次双方主要领导出席的高层会商,建立联合调研机制,健全民主监督,推动双方信息共通互享,联合开展宣传培训,并明确了责任部门。 

  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表示,全国工商联进一步加强与最高检的协调联动,坚持问题导向,联手同向发力,着力填补短板、改善弱项,通过长期努力、持续奋斗,力争从思想意识、观念、传统上进行改变,切实服务保障好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自双方共同下发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以来,最高检和全国工商联积极落实意见精神,合作日益紧密。“最高检每半年给我们递送一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情况,双方信息沟通非常顺畅。”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挂案”问题,最高检于2019年10月下旬部署开展了专项清理工作。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共排查出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2870件。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清理办结2125件,占总数的74%。其中部分“挂案”线索正是来源于全国工商联的日常沟通联系中,“我们对案件进行跟踪协调,部分企业诉求受到最高检的重视和支持,依法维权取得良好效果。”全国工商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2020年初,考虑到民营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对经营中涉嫌犯罪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张军检察长突出强调, “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建议”,在民营企业家中引起强烈反响,提振了企业家发展信心。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修改刑法规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提案》,呼吁侵害民企和国企的犯罪行为罪责一致、统一追诉标准,积极参与最高检咨询委赴辽宁开展落实“少捕、慎诉”刑事政策的调研。

  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经济形势出现新的变化,最高检及时出台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11条意见,提出的37项具体检察政策中有22项是涉及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专门强调落实“少捕慎诉”的司法理念,在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慎重适用强制措施,切实把政策落地落实。

  “从双方共同制定加强沟通联系机制意见以来,全国31个省级检察院以及相当数量的市县级检察院都与同级工商联建立了沟通联系机制。工商联反映的企业法律诉求都得到了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人透露,全国工商联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全力配合检察机关开展的涉非公有制经济控告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活动,并已经移送了一批案件线索。

  4800余条建议提供具体路径

  2020年10月下旬,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与工商联加强沟通联系,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放日活动。10月30日,最高检邀请2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律师、法学院学生走入最高检,参加检察机关、工商联“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活动期间,共有包括263位全国人大代表、112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内的52361名企业家走进31个省级检察院、328个市级检察院、2947个县区检察院。全国四级检察机关共收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4800余条,为检察机关依法护航民营经济提供了具体路径遵循。

  这是最高检一场特别的检察开放日活动,规模最大——邀请人数超过200人,规格最高——最高检张军检察长与全国工商联高云龙主席同时参加,首次全程合作举办开放日活动、首次将央视直播间搬入最高检、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此次四级检察院共同开展的开放日活动,全国工商联也在第一时间发函,并协助邀请企业家5万余人。

  此次开放日活动中,最高检共派出三名厅长,就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扎实开展专项活动、努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三个方面与受邀人民群众回顾这一年的检察工作。

  第一位分享的是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他的开场别开生面,从一起涉个体工商户的合同诈骗案说起,介绍对妨害复工复产、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依法从严从快追诉,以及对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犯罪的不捕率、不诉率均高于总体水平。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作用,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表达体系,及时办理涉民营企业的各类控告申诉案件,加强检察监督。全国四级检察机关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均开通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涉及民营企业的控告申诉案件优先接待、快速受理、依法处理、重点办理。

  “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引用了林肯的一句名言,说明知识产权对于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表达了检察机关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最高检积极参与《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立法研究,进一步严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法网。

  高云龙主席在开放日欢迎仪式上表示,要继续充分发挥两家会商机制优势,促进成果落实落地,共同着力推进解决民营企业关注度高的六方面问题;要强化层层联系联动,打通依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基础上,推动服务保障重心下移,在促进就近便捷解决问题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要聚焦聚力典型案例,重点加强示范引领,持续促进“法治观念立起来”“法治民企建起来”“法律服务强起来”“营商环境靓起来”;要及早谋划品牌活动,有效挖掘带动效应,总结已有经验,不断创新优势;要拓展合作领域,提升联动效应,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联合编写宣传指导材料等方式,持续提升民营企业法治建设水平。■

[责任编辑:杨景茹]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