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不是撕裂社会共识的舆论场
微博上一直都不缺少话题,这几日尤甚。从乔任梁离世到郭德纲师徒的隔空对战,微博里的恩怨纠葛和观点冲突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微博本就是个舆论场,存在这些不同的声音也未尝不可,但是现在却有着极端化的发展倾向,逐渐变成撕裂社会共识的阵地。
无论是明星离世也好,还是师徒互喷也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旦出现重大事件,微博总是触发舆论的第一现场,并引发几乎空前的舆论热潮。在一个又一个的热点事件中,无数的网民加入到这个全民狂欢之中,在产生数以亿计的数据流量之后,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意识的对立和无礼的谩骂。
明星等公众人物是微博负面舆论的最大受害者,范玮琪晒娃、王宝强离婚、郭德纲的师徒恩怨、情感纠葛都能成为一些极端网民发泄不满情绪的出口。我们可以围观明星名人的生活,但要注意姿势的正确和用词的规范,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动辄诉诸网络暴力。
但几乎所有人都在承受微博负面舆论的网络冷暴力,这时,已经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别,只有情感上的形而上学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激增。观点不同可以讨论,立场不一可以交流,但不能让微博成为乌烟瘴气、紊乱无序的竞技场。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在面对公共事件时极易被议程设置,在一个又一个舆论事件中公众成为舆论的推动者,但是当这个舆论事件消匿,人们便归于沉寂等待下一个舆论事件的到来。但是如今的微博舆论场正在逐渐消除共识、撕裂情感、割裂现实,成为暴戾之气横行、野蛮思维聚集的聚合地。
很多时候,微博中的意识对立大多是对于事件的不同看法,只有观点的不同和对事件理解的差异,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和事件的发酵,逐渐演变成立场的站队和对人的攻击。本是心平气和地观点碰撞,引发的却是几乎全民参与的舆论骂战。无论是明星也好,常人也罢,都难免不会淹没在公众如潮的口水中。
微博是社交平台,不是可以肆意发泄情绪的无主之城。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但也不是可以随意攻击谩骂的法外之地。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也人人享有表达观点和态度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不能在互联网的庇佑下被无端放大。尤其是在微博这个公共空间中,意识和观点的对立冲突难以避免,但是并不能因此成为伤害第三方的借口。
微博舆论是网民情绪在网络社会的反映,也反映当下的网民心态,从这些几乎清一色的负能量来看,网上的戾气来自对现实的不满,却又时刻伤害着现实社会的肌理。微博不是社会撕裂的舆论竞技场,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言行,无视规则和底线不能被容忍,也不能被法治国家接受,更不能与文明社会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