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重刑犯脱逃 官方主动通报
核心提示:5月2日上午8时20分,云南省第一监狱七监区在押重刑犯张林苍擅离劳动现场,趁驾驶员下车等候装货之机,强行驾驶一辆130型福田牌货车,冲破监狱隔离网和施工用的临时栅栏门后脱逃。事发后,云南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作为信息发布第一责任人主动发布通报,协调警方联动发声,取得较好舆论引导效果。
官方新闻发布情况概览表

【舆情综述】
依据官方标准,1人越狱事件尚不构成重大级别突发事件,但云南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仍于事发次日上午果断召开新闻通报会向媒体通报案情,并通过新媒体平台上的官方微博、PC端的官方网站,及云南省委宣传部主管的云南网等当地重点媒体发布官方通稿。舆论对官方主动进行信息公开表示认可。
为避免犯罪分子脱逃引发舆论恐慌,5月3日下午,云南省公安厅发出A级通缉令,公布张林苍体貌特征。该通缉令被阅读愈60万次,对于震慑犯罪、安定民心、争取民意、稳控舆情起到关键作用。云南省司法厅官方微博、网站第一时间进行转发,媒体跟进报道,犯罪分子顿成“过街之鼠”。
5月3日晚,澎湃新闻网以《云南越狱毒贩张林苍曾借高利贷开KTV,父亲喊其投案自首》为题刊发报道,转述云南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公安厅的通报信息,同时称,“5月3日下午,澎湃新闻实地探访张林苍的老家。张林苍的父亲张永福告诉澎湃新闻,张林苍当兵退伍后,曾借高利贷在县城开KTV,后赔本转让,自此张林苍和家人失去联系。张永福希望,张林苍能尽快投案自首。”在该篇报道中,首次出现了媒体自采的非来自官方的其他信源信息。之后,关于张林苍当过兵的信息成为舆论关注及议论重点。
媒体报道及舆论反映出现新动向,可能会成为舆情变数。鉴于此,5月4日晚,云南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召开第二次媒体通报会,重点阐述警方抓捕情况,敦促张林苍自首,同时向媒体表示感谢。此次通报会虽提供的实质性信息有限,但彰显了官方努力,表达了尽快抓捕逃犯的决心,另外,对于稳定官媒关系、加深官媒互信,巩固舆论场中的官方话语地位至关重要。
不过,此后几日,官方发声力度有所减弱。舆论场中权威声音的短暂离席,还是导致出现了舆情波动。5月6日,《北京青年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刊发报道,起底张林苍的出逃路线图。该报道跳出了官方前期舆论引导对议程的控制,就“监狱日常管理及处突能力问题”设置议题并提出质疑,引得不少网友随声附和。
5月6日晚,云南网刊文《看待张林苍越狱事件的三个维度》批驳网民对监狱工作的质疑和谩骂,起到一定舆论纠偏作用。此后,丽江在线等当地媒体加大了正面信息的转载报道力度。舆情重新回归平稳。
5月10日上午,张林苍被警方成功抓获。当日中午,云南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召开第三次媒体通报会,公布该消息。随后,媒体掀起报道高潮。不过,舆论反映较为正面积极。云南网以《律师解读:张林苍被抓回将面临哪些处罚》为题刊发报道,对警方快速抓获逃犯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以普法姿态将舆论议题导向了无害领域。
详见《政法网络舆情》杂志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