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舆情频道

首页   数据   案例   研究   峰会   政策   互联网+   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从舆通走向政和

时间:2017-06-07 14:18:00作者:侯文昌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打印转发复制链接||字号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的这一论断,为国内网络舆情行业的发端注入一支强心剂。致力于“去塞求通”的舆情分析师,作为一种专注于监测预警网络民意的全新职业,由此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一个月后,按照最高检曹建明检察长关于“把涉检网络舆情办得更好,为党组决策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服务,为维护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良好形象服务”的“四为”要求,检察日报社正义网成立舆情工作室,并陆续组建《涉检网络舆情》、《政法网络舆情》专职研究队伍。

  2008年至2010年,打通官民两个舆论场的信息隔阂,成为正义网舆情工作室的主要任务。为了快速、精准地打捞网上“沉没的声音”,正义网在考察多家监测技术企业的基础上,结合政法工作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自主研发了“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并成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强检电子信息系统研发与示范项目的子课题,为协助地方政法机关前移舆情应对关口提供了稳定的技术保障。与此同时,正义网注重效果导向,结合大量国内典型涉法案事件,首次在业内推出《地方政法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政法网络舆情年度报告》《政法网络舆情案例库》等研究成果,为各地政法机关应对处置网络舆情划定专业标准,引起《财经国家周刊》《新京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初步确立舆情技术和学术研究体系雏形之后,正义网进一步整合研究力量和专业资源,于2010年底将舆情工作室更名为传媒研究院,推动舆情工作领域从学术研究向实务研究转变,着力于在体制内正本清源、去塞求通。自成立以来,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在业内首次将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引入舆情工作领域,提出“响应——回应——调查——问责——修复”五个环节的舆情治理模型,并围绕这一模型推出由应急预案编制、新闻发布演练、引导修复方案组成的网络舆情实战演练课程,通过举办政法舆情、检察网评、新闻发言人等系列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广大政法干警的舆情素能,推动舆情工作从被动应对到常态治理转变。

  舆通,才能政和。在塑造健康有序的涉法舆论场、不断提振司法公信力的进程中,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与全社会一道,读网观舆,去塞求通,成为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检和地方政法机关用户眼中的“政法舆情专家”,也逐渐被广大网民认可。

[责任编辑:刘少坤]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