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媒体问政
“司法公开不再只是漂亮口号”,在看到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于2011年4月推出的《政法类微博影响力报告》1.0版时,湖北省恩施州中级法院的官方微博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次报告,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首次在全国政法机关的官方微博中按公、检、法、司不同部门,分别评出10个有影响力的代表,让“政法微博”首次以集体问政的形态展现在公众视野。以此次报告发布为基础,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于当年底以“微观正义 法治天下”为主题,举办了首届政法新媒体峰会,不仅在研究报告中增加了政法微博问政现状、问题及建议等实务分析,还邀请权威官员、专家和地方代表一起,就信息公开、内容规范和管理创新等话题展开圆桌讨论,形成初步共识。
自2011年起至今,举办政法新媒体峰会、评选政法新媒体先进代表,作为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的年度压轴大戏,不仅连续多年得到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和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的权威指导,也成为观察和引领政法机关新媒体问政风向的标杆。六年来,从“微通民意 法聚共识”“汇新媒体力量 聚法治共识”“法治新媒体 网络新常态”“互联网+法治建设”“智慧法治 数据天下”,政法新媒体峰会的主题在不断与时俱进,但“公开为先,服务为要、便民为本”的问政导向始终未变。2012年,政法微博影响力报告专门指出粉丝崇拜、数据造假、僵尸空壳、过度卖萌、管理缺位、工具依赖、不当发声、消极应对等新媒体问政八大乱象,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2013年,在中央政法委宣教室的支持下,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在峰会上发起《政法新媒体健康发展共同倡议书》,明确提出针对“神秘主义”“形式主义”“媒介审判”“工具依赖”“有害信息”“粉丝崇拜”等问题的“六个反对”,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打通政法机关公共关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检察日报社总编辑钱舫在2016年度峰会上重申了政法新媒体问政的时代价值。
从探索初创期、规模扩张期、集群发展期到当前的智能进化期,由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发起的政法新媒体问政研究工作,不但培育了大量的政法新媒体品牌,而且为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指引,成为政法机关在政务新媒体中脱颖而出的思想动力,也成为传媒研究院自身智库化转型的实践样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