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检察守护英烈尊严
近日,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未检工作在2020年取得的突出成绩。去年,最高检不仅发布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在依法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及保护未成年被害人方面也取得了突出进步,其中对涉嫌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不起诉率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对未成年人救助同比提高2.6倍。在法治思想教育上,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派出3.3万余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为保卫国境安全而英勇牺牲的英雄应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缅怀,任何发布贬低侮辱性言论的不法分子都应依法得到严惩。在全国人民为牺牲在中印边境的4名烈士缅怀时,微博用户“@辣笔小球”仇某某却公然出言侮辱烈士,引发网民极大愤慨和唾弃,南京市警方及时出击对仇某某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目前,多位法律界人士及法律自媒体已就仇某某所涉罪名进行讨论并希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当地检察院应依法及时发挥检察机关在英烈保护方面的职能作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要求依法办理案件,莫让英烈及其家属流血又流泪。
多起敏感案件在近期都完成了一审宣判,而检察机关在是否抗诉问题上的决定也引发了较大争议。安徽谢留卿“套路卖”诈骗案中,当地检察院认为多名被告人在一审判决中被认定无罪是法院法律适用错误,已提出抗诉,此举也在法律界人士讨论案情时引起巨大分歧;而内蒙古“政法委官员酒驾案”中的被害人家属认为一审判决过轻,在向检察机关提请抗诉时,当地检察院决定不予抗诉。众多网民认为此举有官官相护之嫌并支持被害人进一步申诉。在处理这些案件时,检察机关除依法决定是否抗诉外,还应适时进行释法说理,让公众对检察机关办案予以更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