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事件】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5月14日报道,于2011年7月15日挂牌成立的重庆保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保安集团”)欲成为国内保安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且正在悄悄进行一项大动作,即引进外资,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保安服务公司。据重庆保安集团董事长高正超介绍,目前上市工作已经纳入保安集团的工作计划。至于上市的时间表,高正超表示“力争尽早”。
报道称,重庆保安集团的出资人为重庆市公安局,部分高管为警务人员。中国保安协会网站显示,2012年1月13日,重庆保安集团召开2012年度工作会议,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傅纪成将军、治安管理总队副总队长李兵、集团公司董事长高正超、总经理钟少勇及其他高管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材料显示,重庆保安集团在重庆市公安局党委的领导下,公司营业收入大幅攀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然而,按照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设立保安服务公司,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保安服务公司的经营活动。在出资人、公司高管符合《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之前,不仅重庆保安集团上市计划恐难成行,自身存在的合规性亦需要调整。
【舆情传播】
5月14日,千龙网以《重庆保安集团拟上市:公安局出资 警察担任高管》为题刊载了《证券市场红周刊》关于重庆保安集团上市的报道,当日被网媒转载57次,并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截至5月23日12时,新浪网转载报道共有2795人参与讨论,跟帖107条;腾讯网转载后有26,475人参与,帖子753条;网易共有70,513人参与,跟帖1478条;搜狐网共有14,070人参与,评论794条。
5月15日,舆情上涨。《现代快报》、《半岛都市报》等就此事刊发报道,重点突出了重庆保安集团上市计划因违反保安条例或被搁浅的信息。报道被网媒以《重庆保安集团上市难成行 涉嫌违反保安管理条例》或《重庆市公安局出资建保安集团拟上市 被指涉嫌违规》等题转载。重庆保安集团拟上市的消息被报道后,很快遭到了舆论的诟病,当日,《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长江日报》《北方网》等均刊发了评论,重点对“公安局出资”、“警方担任高管”等方面提出质疑,有评论认为,有公权撑腰的保安公司欲上市很荒唐,还有评论直指被变卖的公共安全服务令人担忧。
5月16日,舆情迅速回落。此前《长江日报》的评论《重庆市公安局是否也曾想做上市公司》被再次转载4次。5月17日,仍有网媒陆续转载此前的报道和评论,但网上无相关的最新消息。至5月18日,舆情归于沉寂。
此外,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搜索“重庆保安集团”,显示结果均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媒体评论】
公权机关已然成保安集团幕后老板
《长江日报》评论《重庆公安局是否也曾想做上市公司》认为,保安公司作为一种独特行业,归属公安部门监管无可非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安局自己就能成立保安公司,自己给自己颁证,自己监管自己,2009年9月28日,国务院第8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也有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设立保安服务公司,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保安服务公司的经营活动。但此条例显然在重庆公安局又成了一纸空文,直到2011年,重庆市公安局还经过党委任命保安集团的高管,其公司所有高管均为市公安局在职领导。公安局俨然成了重庆市保安集团的幕后大老板,有这样执法机关的大老板挂帅和撑腰,保安集团岂能不财源滚滚,令人费解的是,公安机关所有费用都由国家财政支出,保安集团赚取的巨大利润都归了何处?是上交了财政,还是被某些人装进了腰包?幸亏重庆保安集团的上市计划搁浅,不然的话,真说不定重庆市公安局现在也已经成了“上市公司”了。
变卖公共安全服务令人担忧
《南方都市报》评论《“变卖公共安全”比“圈股民的钱”更令人担忧》认为,无论是官方背景,还是其高管的特殊身份,重庆保安集团无疑掌控着稀缺的资源,掌握了这些权力与资源,实现市场上的变现,获取巨额利润,更是易如反掌。且不说按照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不得经营公司,即便从公权力的属性来看,涉足商业领域也本该是个禁区。更为令人担忧的则是,当公安局成了出资人,甚至公安局的人成了公司的高管,公安局究竟还会不会提供普遍的安全服务,又会不会有意为保安公司创造市场,留出利润。既是一方百姓安全的守护者,又要靠提供安全服务获利,公安局究竟会如何扮演并平衡这完全冲突的两个角色?商业利益之下,本该是免费的公共安全服务会否被留白,继而成为保安公司的营利性业务,恐怕也绝非杞人忧天。基于上述视点,安全成为卖点当然不是不可以有,保安公司上市也无可厚非,但当公安局成为创业股东,比圈股民的钱更令人担忧的,恐怕是被变卖的公共安全服务。
财讯网评论《重庆保安集团是个好公司》认为,当公安局控制的保安集团上市的时候,重庆的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也将会被当局权贵们无耻的贱卖、无耻的贪婪了,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成为了上市公司的私有财产。如果后继而起的卫生部经营的医院也上市了,甚至将政府打包公司并上市,恐怕也没有什么不可能。到时,这个社会还能有什么公共服务是不能被变卖并上市的呢?
……
详见《政法网络舆情》2012年第21期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