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事件】
综合人民网2011年12月12日报道,2002年9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某居民楼3楼的下水道堵了,涌出油腻的肉馅。由此,牵出涉及10条人命的“肉馅”血案。2011年11月3日,哈尔滨市警方在包头市成功将4名命案逃犯杨树彬、张玉良、吴宏业、戢红杰抓获。经审讯得知,自1998年至2004年期间,这4名嫌疑人先后在深圳、台州、嘉兴和吉林等地,共6次杀害并肢解异性陪侍人员10人,还伙同他人实施绑架抢劫作案3起,共获得赃款200多万元。他们以嫖娼为由,将异性陪侍人员骗至出租屋内,用残忍手段,连续数日逼迫被害人说出银行卡密码或让其家人、朋友汇款。从银行取得钱款后,就将被害人杀害并碎尸。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事件进展】
2011年8月初,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巡逻七大队大队长许建国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到,2002年9月11日,无业人员杨树彬、张玉良、吴宏业,勾结吉林市“异性陪侍人员”戢红杰,在吉林市一个出租屋内抢劫两名“异性陪侍人员”16万元后,将她们残忍杀害并肢解,之后4人潜逃,被吉林市警方上网通缉。
巡警支队开始组织民警调查此案。据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孙君亭介绍,经过对万余条信息的分析研判,警方确定杨树彬的弟弟杨树凯已改名“王学凯”,现户籍地为内蒙古包头市。经深入分析比对,民警发现与“王学凯”户籍相关联的“王学礼、王学国、马海燕”等人很可能就是网上逃犯杨树彬、张玉良、戢红杰。
因案情重大,哈尔滨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专案组查明了杨树彬等4人在与8名家庭成员一起“漂白”身份后,两次举家迁移,最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定居,不仅购置了住房,还做起了生意。
2011年11月3日,专案组民警兵分四路,将4名命案逃犯、两名涉嫌包庇的犯罪嫌疑人抓获。经初审,4人对在吉林市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们还供认,2002年至2004年间,他们有分有合,采用相同手段,先后在广东深圳和浙江台州、嘉兴等地,杀害并肢解8名“异性陪侍人员”。该团伙共作案6起,抢劫碎尸10人,抢劫财物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
11月25日,发案地的吉林警方将这4名命案逃犯全部解回。
【舆情传播】
2011年12月12日,人民网刊发报道《哈尔滨警方“清网行动”中破获杀人碎尸特大命案》,随即引起全国媒体对此案的关注。
12月13日,《黑龙江日报》刊发《下水道堵塞竟牵出命案 十名“小姐”被劫杀碎尸》一文,也对这起事件进行了报道。
12月20日,《新晚报》刊文《哈尔滨碎尸10人命案续:幸存者说惊魂13天》,报道了受害人亲临发布会,介绍自己被害情况。
2012年1月3日,新华网刊发调查性文章《新华调查:“杀人恶魔”为何逍遥法外十年?》称,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利用点滴线索,成功侦破一起系列杀人碎尸案。4名穷凶极恶的歹徒,先后杀死10名“异性陪侍人员”并残忍碎尸,10年未被抓获。被抓时已成功“漂白”身份,购置了住房,做起了生意,过上了有滋有味的生活。
1月10日、11日,哈尔滨新闻网刊发系列文章《“9·11”杀人碎尸案追踪系列之一 :终极对决》、《终极对决——“9·11”杀人碎尸案追踪系列二》,详细介绍了案件发生经过、抓捕过程、审讯细节等情况。
社会化媒体方面,根据舆情数据,论坛共有相关信息15,421条,博客有2546条,微博共有5248条。网民纷纷对凶嫌的罪行进行谴责,并反思户籍管理问题和相关部门人员行政不作为问题。
【媒体评论】
必须完善户口管理漏洞
国际在线刊文《谁给杀人碎尸犯罪嫌疑人披上“隐身衣”》认为,中国是一个身份、户籍管理较为严格的国家。有过办证、落户经历的人都知道,即使正常的办理手续,审查也非常细致,程序也十分繁琐。更不要说身份可疑、来路不明的人,想要无中生有的“改头换面”,更是“难于上青天”。但这种“苛刻”与“森严”只是相对于没关系、没门路的人,对于那些以金钱开道,用关系搭桥,对侧门暗径轻车熟路的人来说,制度和规定或许真的是“浮云”。毫不隐瞒的讲,正是有些地方在身份、户籍管理上的失职渎职,造成了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管控上的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得以轻松“漂白”、从容“隐身”。
《新闻晨报》评论文章《“漂白”的杀人团伙给户口管理敲警钟》认为,如果这个杀人团伙不是因为身份“漂白”,在如今信息联网的社会,恐怕也不至于逍遥法外10年,而受害人也能早些沉冤昭雪。然而,貌似严密的户籍系统,却在这些杀人凶犯面前失守了。按理说,迁移户口涉及到一整套的程序,需要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派出所、乡镇政府、村委会的证明,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严格把关,这些户口作假都难以得逞。然而,在这些户口作假、身份漂白事件的背后,无一例外地存在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渎职、失职甚至是公然索贿受贿的影子。此外,诸多户口作假、身份漂白事件,也与一些地方户口管理本身存在漏洞不无关系。杨树彬等4名嫌犯组成的杀人团伙,能成功地将12人从东北改名换姓迁入山西,又从山西迁入内蒙古,没有警察、乡镇政府、村居委会相关人员的失职、渎职甚至是内外勾结,是难以想象的。而且,涉案的人员可能不在少数,或许中间也夹杂行受贿等腐败案件。因此,不能满足于抓获了这4名嫌犯,而是必须联合纪检、检察机关乘胜追击,查清杀人团伙“漂白”幕后到底有多少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并借此案加强监管,堵上户口管理的漏洞。
必须严惩失职、渎职工作人员
南方报业网刊发评论文章《还有多少逃犯“漂白”过上了好日子?》认为,专家说,杀人逃犯“漂白身份”反映出法律执行环节漏洞大,在有些人的关系网中,法律和法规成为一纸空文。法学博士李勇指出,在“漂白”身份的过程中,有不少法律程序,只要其中一个环节认真负责,逃犯身份就无法变换。“但遗憾的是,这么多人一路绿灯被‘漂白’了身份。” 减少逃犯“漂白”身份事件,挤压逃犯生存空间,就要加强户籍管理,堵塞漏洞。问题是谁为这个大漏洞负责?那些帮助嫌犯成功“漂白”的人,追查责任了没有?要防止这种现象,就要一查到底,严厉惩罚,因为他们为逃犯“漂白”的不仅仅是身份,而是罪与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罪犯能“漂白”身份,也会助长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危害社会。《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媒体披露这么多“漂白”身份的案件,却很少听说被严惩判刑的,没有严惩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才是越来越多逃犯成功“漂白”身份的主要之因。
【网民观点】
户口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新浪微博网友“Call冰林”:杀人逃犯“漂白身份”事件反映出一些地区户口管理存在漏洞。有的地区只要三五千元就能买个户口。通过关系,由农村地区出一个手续,就可以在外地买房,继而落户。
新浪微博网友“叶落地肥”:希望相关户籍部门能加大对户籍制度的管理力度,加强户籍系统的升级和识别能力。
人为漏洞比制度漏洞更可怕
新浪微博网友“金双-谢灿鑫”:户口管理漏洞?我看应该是户口管理人员的问题吧!
新浪微博网友“民生论坛-清心过佛”:目前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多,给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抢劫、杀人犯利用管理漏洞改名换姓,就是户口管理人员利用职务权才发生这“漏洞”。
新浪微博网友“民生论坛通兄”:户口管理漏洞还可以堵住或者优化,人为管理的漏洞那才可怕,为了利益而去利用工作之便违法,这样的管理干部就应该严惩不贷!
新浪微博网友“马后炮之林中一叶”: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当漏洞百出时,是以付出更多的性命为代价,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儿!弱弱地问一问,有人为此漏洞负责任了么?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