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况】
据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5月16日报道,5月15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因为拆迁引发了一幕悲剧——老人李宝林家遭到当地城管强拆,李宝林在阻止强拆过程中被挖掘机拦腰砸死。随后,在挖掘机摇臂没有停下的情况下,挖掘机司机刘继峰探头查看情况,头被夹在驾驶室跟摇臂之间,随即死亡。
报道称,李宝林和妻子于淑云在大庆市萨尔图区石材大市场里养猪,5月15日下午,有几个人指挥着一辆抓钩机拆他们家院子的外墙,并称是城管雇来的。于淑云见劝阻不成无奈给对方下跪。就在挖掘机刚刚启动时,于淑云身边的李宝林被拍倒在地,当场吐血。当人们疾呼司机师傅救人的时候,摇臂并没有停下,挖掘机司机在探头观望的过程中,头被夹在驾驶室跟大摇臂之间,也不幸遇难。
【争议焦点】
李宝林家建筑是否属违建
据于淑云说,自己和丈夫搬到这里已经有15年了,房子是从工商联社的单位手里租来的公房,前两年,工商联社破产以后,也就没有人再来过问过房子,于淑云一家也就一直没搬走。
对于此次行动,萨尔图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林维明称,这是全市环境整治行动的一部分,“不仅是在萨尔图区,全市都在考虑拆除无产权建筑”。但对于于淑云居住的地方是否属违建,林维明并未直接回应。
亡司机是否为城管局雇佣
挖掘机司机刘继峰的死亡,还引发了其与萨尔图区城管局是否存在雇佣关系的争议。在《新闻夜航》节目中,李宝林的妻子于淑云回忆当时的情形时曾提到,当她阻拦司机拆墙时,“司机说,我是城管雇我来的,让我拆我就拆”。萨尔图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闫传良否认了这一说法。据其介绍,司机是一位中间人从社会上雇来的,事故发生时他们已经结束了拆迁,城管人员已经撤离现场,和司机的劳动合同关系已经解除,所以和他们并无关系。
但刘继峰的家属却质疑城管执法局的这种说法。刘继峰的大舅哥高宝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车没撤离现场,他们凭什么说终止合同了?城管在现场指挥呢,车还没等收呢,终止合同钱得给我们呀,钱还没给我们呢,包天的。”
萨尔图区副区长赵海峰表示,城管局执法人员在下达撤离拆迁现场指令后,没有及时督促挖掘机司机驶离现场,并在没有确认挖掘机撤离拆迁现场的情况下自行离开作业区域,对现场管理不到位,在此次事故中也负有间接责任。
【官方回应】
非强拆,为一般性生产安全事故
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政府网站5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通报了该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通报称,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由于挖掘机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误操作导致的一起重伤害事故,为一般性生产安全事故。
调查提供的事情经过版本是:16时30分许,在拆除一段砖墙后,房主李宝林与城管部门达成缓拆协议,约定由房主在两天时间内自行拆除,双方在协议上签了字,城管部门随后通知拆迁人员撤离。挖掘机司机刘继峰接到城管人员的撤离指令后,将挖掘机向后倒车停放在空地上,收起了挖掘机大臂和铲斗,随后房主李宝林和司机刘继峰发生了言语纠纷。“说话过程中,由于刘继峰身体向右侧倾斜并将头部探出车窗,其身体的臀股部位压到了挖掘机右侧操作控制拉杆,致使挖掘机大臂瞬间向下降落”。结果,刘继峰的头部被液压缸挤压在驾驶室的夹角处致死,而李宝林则被铲斗砸中腰部死亡。
据了解,大庆市萨尔图区有关方面已与死者李宝林的家属达成了赔偿协议,死者刘继峰的善后处理还在与家属协商中。
【舆情传播】
5月16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对此事做了报道,采访了于淑云及萨尔图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18日,该节目刊发了后续报道。但这两次报道并未在网络中引发媒体过多的关注,仅在微博与论坛中小范围传播。
5月21日,福建东南新闻网刊发报道曝光此事,报道内容主要以黑龙江电视台的报道解说词为主,当日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121次,但目前东南网有关此事的报道已被删除。媒体在转载中,多将关注焦点集中于萨尔图区城管局对此事的回应态度方面,将标题改为《市民抗强拆命丧挖掘机下 城管否认雇人拆迁》或《市民抗强拆命丧挖掘机 城管:响应市委精神强拆》。而在微博传播方面,相关信息也开始飙升,新浪微博当天即有相关微博1174条,其中,事发现场一张李宝林被压在挖掘机下的照片在网络中被反复转载。
21日晚,大庆市萨尔图区政府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萨大路石材市场“5·15”起重伤害事故调查初步结果》,通报了该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22日,该通告的全文再次被多家媒体转载近120次,标题中多出现“官方称系误操作”、“大庆称‘挖掘机砸死人’系安全事故”、“否认曾强拆”等字句,引发舆论不满,认为官方的公告是在推脱责任。
23日,《新京报》刊发报道《大庆否认“老人抗强拆被挖掘机拍死”》,关注了事件的后续进展情况,称死者家属已达成赔偿协议,萨尔图区副区长赵海峰表示城管人员负间接责任。该新闻当日被多次转载,同时相关媒体评论也开始出现。24日以后,媒体后续报道减少,舆情逐渐降温,至26日完全归于沉寂。
【媒体评论】
虽然萨尔图区政府在通告中否认了该事件是由强拆造成,但评论中也不乏对强拆的批评之声,同时也对官方回应中的一些逻辑提出质疑。《燕赵都市报》评论《“挖掘机砸死人”:调查比事故更令人心寒》便认为,比“带血拆迁”、“暴力征地”本身更让人齿冷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公职部门在调查、回应和解决事故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态度和逻辑。大庆萨尔图区的公告,其实不过是同类逻辑的再次体现。
逻辑一,模糊事故性质,遮蔽“强拆”和“暴力执法”事实。大庆的事故调查结果相当详细地描述了挖掘机“误操作”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能充分证明该事件是“一般性生产安全事故”。房主李宝林与挖掘机司机之间素昧平生,赋予两个陌生人“拆迁者”和“被拆迁者”角色的,才是事故的真正责任人。这个责任人不仅应对李宝林的意外负责,甚至也应对肇事司机的死亡负责。
逻辑二:强调“临时工”、“雇佣人员”肇事,撇清公职人员与事故关系。事实上,只要受雇参与拆迁,他就是执法部门代表而非自然人身份,再“临时”的人,也与本部门脱不了干系,而执法中造成的后果,也应当由执法部门负责。而事故调查中公职部门这种开脱和辩护的态度令人担忧,因为这代表着官方对此类事件广义的默许。换句话说,公然的违法,显性的“恶”尚不算可怕,对“恶”的定性、对“恶”的识别态度出问题了,才是真正危险的事情。
……
详见《政法网络舆情》2012年第22期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