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事件】
4月19日《新快报》报道,有人爆料,近10年来,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廊坊硕士班先后向百余名伪造入学资格的学生授予了真实的硕士学位,并顺利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层层审查,这些骗取的硕士学位均可在教育部网站上查到,许多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领导及廊坊党政官员曾就读于该硕士班。据悉,武汉理工大学自1996年始先后与《中国企业报》廊坊工作站、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联合开设该硕士班,而这两个合作办学方的办学资质却存在质疑。河北工业大学廊坊校区副校长、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会长李景元(《中国企业报》廊坊工作站原负责人)、廊坊市永清开发区管委会顾问张学礼等涉事人员均否认自己是该硕士班的负责人。目前,河北省委组织部已介入调查。
【舆论质疑】
“廊坊班”学员申硕资格造假
据知情人士爆料,武汉理工大学廊坊班大批学员伪造入学资格。如廊坊班学员李晶,她于2006年12月30日获得武汉理工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但记者调查后发现,李晶于2002年通过统招进入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文法学院学习,2006年7月1日毕业。也就是说,李晶在本科毕业半年后,就获得了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这明显违反规定。
“廊坊班”硕士文凭存买卖嫌疑
据调查发现,每位申请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的学员,在“廊坊班”学习期间都曾缴纳过2万元左右的费用。而廊坊市社科联前主席张学礼也表示,“廊坊班”招收的公共管理硕士学员的学费为2万8千元。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廊坊班”收取学费后,还会给合作方留一笔管理费。
两个合作办学方身份与办学资质存疑
据调查发现,“中国企业报社河北省廊坊市工作站”早在2002年被撤销。而《中国企业报》副总编曾永青表示,该工作站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而中国企业报社从未参与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合作办学。此外,从2002年“中国企业报社河北省廊坊市工作站”撤销到2006年改用“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的名义继续合作办学,这期间有4年左右的时间,武汉理工大学竟然和一个理论上已“不存在”的机构开展着硕士生教学工作。据廊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主席张明贤介绍,“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成立于2006年年底,主要业务范围是学术交流、学术咨询、书籍编辑等,“办学不在学会的业务范围内”。一个是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且有4年左右的时间根本“不存在”的机构,另一个是社会科学界的民间学术团体,武汉理工大学是如何与这两个机构建立并保持了长达16年的合作办学关系呢?对此,武汉理工大学方面并没有给出回应。
【官方应对】
● 4月18日,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恕立称,确实存在入学资格审查不严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将首先对媒体报道出来的学生进行调查,其次将对所有毕业学生的信息进行复核审查。但同时表示,高校教师资格审查困难,部分证实真假难以辨别。
● 4月19日上午10时,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其新浪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调查此事。如认定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存在造假行为,学校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 4月19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黎江东称,校方专门成立了由该校学位委员会牵头、研究生院和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小组,将对廊坊硕士班招生、办学情况全面调查,并公布结果。如认定硕士学位学员资格有造假行为,将严格按照规定处理,暂未考虑向公安报案。
● 4月20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表示,从媒体上得知有关报道后,教育部立即要求武汉理工大学查清事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造假行为的,要严肃处理。
● 4月21日,河北省廊坊市成立调查组,展开事件调查工作。
● 4月22日,河北省委组织部调查组赶赴廊坊,从廊坊市委组织部调取了相关涉事人员的档案。
【雷人回应】
“他们这个表格登记错误是常事”
关于儿子、儿媳学籍造假的问题,李景元称,武汉理工大学的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的表格登记错了,“他们这个表格登记错误是常事。”儿子李久洲2002年高中毕业当年,已经自学修满了本科阶段8门课程,学校出具了8门课程单及结业证书,才取得了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的报名资格。儿媳妇李晶亦是如此。
“小学生也可以考同等学力硕士学位”
李景元称,“小学生也可以考取同等学力硕士学位啊。”并称,根据1981年5月20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显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时,学位单位对于未具有大学毕业学历的申请人员,可以在接受申请前,采取适当方式,考核某些大学课程。但据王恕立称,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才是唯一规定,1981年的早已不执行。
“兼职教师也可以考教师硕士”
李景元称,确实存在大批学生非高校教师。“只要来学校开个讲座,颁发个客座教授名誉,都可以申报高校教师硕士,这个东西,只要学校给你开了,那谁知道你究竟是不是高校教师?只有他自己知道。” 国家教育部有专门的高校教师编制查询系统,如果系统上查询不到学生名字,那么会在备注里显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也是教师,那也可以考取教师硕士。” 对此说法,王恕立称“胡扯”。
学会无权进行资格审查和复试审查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在《关于协助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班事宜的说明》中指出,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协助武汉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办学院校)在职硕士研究班已经多年,具体负责指导学员网上报名及资格审查,但无权进行学生的资格审查和复试审查;组织学员上课、安排上课老师食宿;与办学院校一起指导学员论文。
廊坊教学点负责组织上课并通知学员毕业答辩
李景元发来的《关于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廊坊教学点情况的说明》称,廊坊教学点的职责是组织学员在教学点统一接受武汉理工大学派遣的教授授课。负责通知学员到武汉理工大学参加毕业答辩。
报名资格审核确实有一些不规范
对造假骗文凭的质疑,李景元承认,2006年之前,同等学力硕士和高校教师硕士等对相关报名资格审核确实有一些不规范,不需要学员到国家指定的高校审核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等原件,只需要学生自己传真一份报名表到报考高校即可,“相关环节存在漏洞也未可知”。
【传播情况】
4月19日,《新快报》刊文《百余学生用假证件骗到真学位》率先报道此事。根据内部学员自曝情况,该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造假者使用了假证件、假证明骗取入学资格。这些造假者中不乏高中生伪造本科学历的,或利用假学籍蒙混过关的,或并非高校教师却照样获得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的。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会长李景元的儿子与儿媳也涉嫌造假。据知情人士提供的名单显示,至少有百余人的入学资格存在造假嫌疑。而如今,大部分获取学历的人员均在石油管道系统担任处级干部,更有毕业生已经成为局级干部。对于该硕士班究竟由谁负责的问题,涉事人员多方推诿。据悉,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同日,武汉理工大学微博回应称将对此事展开调查,中新网率先对此进行了报道。当日,相关新闻及评论共58篇。
4月20日,中新网、《新快报》相继刊文称,涉事人员均否认负责招生。报道称,19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黎江东对此事作出了回应;相关人士称,整个造假过程中,武汉理工大学廊坊硕士班招收学员的核心人物是李景元,而李景元提供的一份《武汉理工大学在廊坊非学历班主管人员情况名单》显示,中石油管道局退休干部和廊坊当地官员也牵涉其中,甚至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的主管单位廊坊市社科联官员也在主管名单之列,但他们均矢口否认自己曾参与管理工作,并称负责人是李景元;同时,记者调查发现,中石油管道局有大批人员读廊坊班。当日,中国广播网也播发了武汉理工大学回应的相关报道。人民网当日也刊文对教育部的回应进行了报道。当日,相关新闻及评论共101篇。
4月24日,人民网刊文《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称无权对学生进行资格和复试审查》称,针对此事,负责武汉理工大学廊坊硕士班具体工作的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被称为武汉理工大学廊坊硕士班招收学员的核心人物李景元分别发来了说明。说明指出,学会没有权利进行学生的资格审查和复试审查;廊坊教学点的职责是组织学员上课、通知学员参加毕业答辩。当日,相关新闻及评论共46篇。
4月26日,新华网“中国网事”也介入报道此事。中国网事记者经调查后发现,“廊坊班”学员申硕资格造假,硕士文凭存买卖嫌疑、两个合作办学方身份与办学资质存疑。目前,河北省委组织部已介入调查。截至目前,舆情还在继续。
【专家观点】
……详见《反腐倡廉网络舆情》2012年第17、18期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