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舆情频道>>地方舆情>>浙 江

浙江乐清“霸气告民书”遭舆论炮轰

时间:2012-08-22 09:54: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主题事件】

  据《南方日报》8月22日报道,8月21日9时49分,网友“miklo”在浙江乐清上班族论坛爆料称,8月12日,乐清市虹桥镇仙垟陈村发布了一份“告民众通知书”,称对“本村辖区拦路阻挡或在工地上无理取闹的村民,经劝告不听的……村有必要采取强硬措施(即该打就打,打后再讲)……”。该网帖发出后,迅速引发网友广泛转载。

  【官方应对】

  8月21日17时36分,乐清市虹桥镇政府通过其官方微博“乐清虹桥镇”说明情况并公开致歉:仙垟陈村在建设标准厂房工程过程中,受到个别社会闲散人员的干扰,为顺利推进工程建设,故贴发该“通知书”。镇政府已严肃批评教育该村负责人,使其认识到通知书“表述严重不当”,并全部撤除。

  【媒体评论】

  “该打就打”源自强权思维

  《京华时报》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该打就打”源自强权思维》认为,一个村委会在“告民书”中用上了“该打就打,打后再讲”的恐吓性话语,尽管当地镇政府已“真诚道歉”,但问题的实质折射出有强权思维在作祟。在法治社会里,出现这种思想的原因在于,一些治理者把公众赋予的公共治理强制力变成私物,由不得弱势的反对,时而久之,必然种下各种矛盾的种子培育出严重的对抗性情绪,最终的走向与善治背道而驰。

  霸气“告民书”折射基层管理者法律知识匮乏

  齐鲁网评论《霸气“告民书”折射基层法律意识错位》认为,“该打就打,打后再讲”,看似是一个基层村委会情急之下的个案,但似乎更像一些基层管理者所奉行的行政理念,暴露出某些农村基层管理的“家长制”作风。由此可见,为农村基层特别是村级干部补上法律这一课,促进依法管理村务、村民,是实行村民自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该打就打”岂止是“表述不当”

  中国网评论《“该打就打”的拆迁通知岂止是“表述不当”》认为,拆迁问题已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但无论事情多么复杂棘手,也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谋求解决。如果公权力罔顾法律,那么村民及拆迁户通过合法渠道进行利益诉求的途径就必然受阻,又怎么避免“违法式维权”?当作为上级部门的镇政府将村干部的严重错误轻描淡写地描述为“表述失当”,实际上是回避和掩盖了基层矛盾,既不利于村干部改正错误,又无益于安抚村民情绪,只会令问题越来越棘手,埋下更深的隐患。

  打击“不良分子”还需“依法治村”

  《工人日报》评论《“该打就打!”的霸气从何而来》认为,作为村干部,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还要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位村民的意见,照顾到不同利益诉求的合理要求。如果充分尊重每一位村民的发展需求,出现“不良分子”的几率是不是就会少很多?只有村委会首先“依法治村”,才可能在发展的路上少许多障碍。

  ……

  详见《政法网络舆情》2012年第35期

[责任编辑:zywwq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