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27日,广东东莞市街头,一名男子多次追砸一辆运钞车被押运员枪击,当场身亡。事发后,现场照片和监控视频片段很快在网络曝光。与以往相比,对于枪击事件的惯性质疑并未很快浮现,相反,批评受害者“作死”成为舆论的第一反应。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法律人士集中发声,受害人家属持续提出质疑,“受害人错不至死”、“一枪毙命太草率”等观点逐渐占据主流,舆论转向负面。东莞市长安镇政府、东莞市公安局多次发布通报,涉事押运员也及时被刑事拘留,但是官方通报对于案发现场情况等关键事实的还原始终欠缺。尽管本案中押运人员有别于一般执法者,但合法拥枪、依法用枪、最低暴力、最小伤害的原则,依然适用于他们。而在枪案发生后,司法调查及时介入,权威信息及时到位,对于纾解公共舆论的焦虑情绪,显得至关重要。
……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