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舆情频道>>舆情聚焦

失言的苦果——丽江警方官微指责受害人事件舆情观察

时间:2017-02-21 15:49: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编者按:近期,在“女游客被打致毁容案”中饱受舆论质疑的丽江警方因其官微失言,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被舆论视为印证警方包庇犯罪、不作为的证据。从前期的应对失焦、回避问题,到引发舆情反弹的不当言论,再到不恰当的通报措辞及错误表述,丽江警方可谓失误连连,在舆情泥淖中越陷越深。尽管丽江警方在本次事件中响应及时、处置迅速,有效压缩了舆论炒作的空间,但其中暴露出的新媒体运营问题值得深刻反思。

警方官微失言导致舆情反弹

  连日来,接连曝光的丽江打人事件,持续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丽江因此深陷舆论漩涡。而在作为导火索的网友“琳哒是我”(董某某,女)被打致毁容一案中,警方前期虽然积极响应、数次回应舆论,但因回避、模糊当事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导致持续被舆论质疑和追问。进入2月以来,该案舆情有所回落。但丽江警方2月10日的一次失言,直接导致了舆情的反弹,舆论的负面倾向进一步加深。

  六名嫌犯被批捕 受害人质疑漏罪

  2月9日20时43分,丽江市古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古宣发布”发布通报《“11.11”案件进展情况通报:6名嫌疑人被批准逮捕》称,2016年11月11日,和某松等6人在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路一烧烤店殴打董某某等人,案发后,公安机关依法持续开展案件调查工作,并依法将6名嫌疑人刑事拘留。2017年2月9日,经丽江市古城区检察院批准,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对涉嫌寻衅滋事罪的和某松等6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月9日至10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权威媒体,澎湃新闻网、财新网等主流媒体迅速跟进,刊发了《丽江“女游客被打”事件中6名嫌疑人被依法逮捕》等多篇新闻报道,内容均为引用官方消息,网媒在转载时也纷纷对“6名嫌疑人被依法逮捕”予以突出强调。至10日晚间,有关该案进展的报道就超过了270篇。

  2月10日0时22分,“琳哒是我”微博发文就这一“初步结果”,感谢所有一直关心她的好心人,也感谢有关部门。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琳哒是我”依旧有所不满。

  10日当天,《法制晚报》微信公众号“深读”对话当事人。“琳哒”表示,丽江不少警察因为该案“春节都没有休息,到处取证、录口供、做笔录,确实很辛苦”,但同时也质疑,“最早让我辨认的嫌疑人就是6个,为什么至今还是6个人?”中国青年网报道《“女子丽江被毁容”案嫌疑人被批捕 琳哒:感谢但仍有疑问》也指出,“琳哒”认为,当时打她的有十多个人,“应该全部归案。”并且,“琳哒”坚持认为,犯罪嫌疑人不只涉嫌“寻衅滋事”,“我钱包里的钱到哪里去了?”

  相关报道还提及,伤情鉴定即将进行,“琳哒”称不会去丽江做伤情鉴定,“太危险了”。“琳哒”对鉴定存有疑虑,认为警方当时没做初检、没记录,医院也没记录,“现在伤情可能没那么重了”“能看到的就是脸上的疤”“被打的部位恢复好的已经看不到了”。

  由于前期舆情的影响,部分舆论对于检察机关依法批捕嫌疑人并不“买账”,并将之与此前警方刑事拘留嫌疑人一道视为舆论压力的结果。有网媒在转载相关报道时就称“早就该抓”。网友“假扮领导”则表示,“事实证明,此事虽然都是警察处理,但相比较而言,在丽江报警不如发微博求助有效果。”而部分网友则延续此前的质疑,“不是十二个人吗?”“不是抢劫加故意伤害吗?”并吐槽相关部门“3个月了才逮捕,简直恶心”、“不好意思,依然觉得你们废”……

  对于舆论的嘲讽,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官方微博“江苏网警”跟帖提醒,当地警方已对6人刑事拘留,案件办理也要走过程。部分网友对此表示了理解与支持。

  警方官微失言 引发舆论痛批

  然而,就在案件司法程序稳步推进,个案舆情趋于平稳之时,丽江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一条含有侮辱受害人内容的微博,迅速激起了舆情反弹。

  ……

  详见《政法网络舆情》2017年第07期
  
[责任编辑:zywgxj]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