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舆情频道>>舆情聚焦

警惕舆论场中的“杂音”——江苏沭阳法官遇袭事件舆情观察

时间:2017-03-16 15:36: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核心提示:近日,江苏宿迁市沭阳县法院法官周龙遭被执行人袭击致重伤事件再次震惊舆论。和其他公职人员遇袭案件相似,要求严惩暴力的呼声与恶意揣测的“杂音”并行于舆论场。值得肯定的是,当地法院三次通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司法机关舆情响应迅速、应对互动性强、发布信息全面,牢牢抓住了舆论引导主动权,对于压缩媒体炒作空间、涤荡网络戾气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案再次引发了舆论关于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司法人员合法权益的探讨,舆情整体趋于平稳后,相关评论文章仍不断涌现。
江苏法官遇袭 司法机关联动惩凶

  距离广西陆川县退休法官傅明生被害不到一个月,法官遇袭事件再次发生。2017年2月17日,江苏宿迁市沭阳县法院法官周龙在上班途中遭一名被执行人驾车撞倒并用刀捅伤。沭阳县法院先后三次回应舆论,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声援维权,高效、迅捷的处置抚慰了司法人心,亦对疏解网络戾气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官遇袭重伤 舆论谴责暴行

  2月17日晚,澎湃新闻网刊发题为《江苏沭阳法院一副院长被先驾车撞再持刀捅,行凶者为被执行人》的报道称,从权威信源获悉,2月17日下午2点左右,江苏宿迁市沭阳县法院副院长周龙被一名被执行人用车撞伤后,再用刀捅伤。沭阳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证实该消息,并称周龙已经完成手术,生命体征暂时平稳。该负责人同时表示,行凶者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公安机关正在调查中。

  17日22时35分,沭阳县法院官方微博“沭阳法院”正式通报,周龙法官上班途中遇袭,胸腹部及双上肢多处中刀,肺穿透伤,伤及心包,当场失血性休克,目前正在医院抢救中。初步查明,行凶歹徒名叫胡小干,系一名长期闹访、缠访的被执行人。犯罪嫌疑人胡小干已被沭阳县公安局当场抓获,目前此案正在依法侦查中。

  中青在线、中国江苏网等媒体迅速跟进,援引官方通报刊发了《江苏沭阳一法官遭报复被撞车刀捅 嫌疑人被抓获》、《沐阳法院副院长上班途中遇袭》等新闻报道。网媒转载时也对“法官遭车撞刀捅”“嫌疑人被抓获”“行凶者为被执行人”等信息予以强调,至18日凌晨的短短数小时内,有关转载报道就累计有30余篇。
  对于暴力侵害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舆论普遍予以了谴责,并呼吁严惩凶手。17日22时49分,江苏省高级法院官方微博也就事件作出表态,“必须依法严惩极端暴力行径!”不过,案情信息尚不全面,也引起了舆论猜测。有网友抱着“事出有因”的逻辑质疑“是什么原因令此人以命相搏?”甚至将此“因”直接归咎于所谓的司法腐败、司法不公。有网友据此认为,应给予凶手开口说话的权利,“如果是秉公执法遭报复必须依法严惩,如果是判决或执行有问题导致激情伤人也应让世人知道。”
2月18日凌晨2时35分,“沭阳法院”进行了第二次通报,周龙法官经医院全力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胡小干,因对法院关于其相关债务纠纷的判决及执行心存不满,长期闹访缠访,此次蓄意行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 法官协会表态维权

  2月17日23时45分,江苏省检察院官方微博“江苏检察在线”通报,案件发生后,江苏省检察院第一时间启动重大敏感案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指导宿迁市检察院、沭阳县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该案,对侦查取证工作进行引导。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沭阳县检察院官方微博分别进行了转发。

  2月18日凌晨,江苏省高级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同步发表江苏省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的声明,代表江苏全省法官对周龙法官及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并对严重伤害法官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和强烈谴责!声明强烈呼吁,有关方面尽快建立法官职业安全特别保障机制,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保障法官依法履职所必须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保障制度。

  18日13时许,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发表了中国法官协会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就事件作出的声明《保障法官人身安全 维护国家法治权威》,强烈谴责伤害法官的各种行为,并强烈要求依法严惩行凶歹徒。声明指出,加强法官履职保护刻不容缓,“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发布的《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的要求,从组织保障、硬件配置、机制建设和配套举措等方面,强化对一线法官及其近亲属人身权益的保护措施。各级人民法院应尽快设立权益保障委员会,真正履行起保障法官人身安全和各项合法权益的职责。”

  声明同时发出呼吁,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法官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督促对于干扰、阻碍司法活动,威胁、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伤害司法人员的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在社会上形成崇尚法治、敬畏法律、维护司法权威的良好社会舆论和法治环境。

  ……
  详见《政法网络舆情》2017年第09期
  
  
[责任编辑:zywgxj]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