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底,沉寂了一个多月的山东“辱母杀人”案随着二审开庭,再次掀起舆情波澜。在庭审前一日,山东检方、纪委、警方公布了该案有关当事人和处警民警调查处理情况。庭审当日,山东省高院通过微博直播庭审回应公众期待。最高检则在二审庭审结束后,就于欢故意伤害案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就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予以回应。在该案舆情历经的两个高潮阶段,政法机关通过主动回应、表态,有力地把控了舆论走向,给社会交上了一份有诚意的答卷。整体而言,是一次有成效的政法机关联动应对重大社会热点案件的舆情应对实践。
亮剑纠偏:一堂精彩的法治“公开课”
“辱母杀人”案发生于2016年4月14日,山东冠县源大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苏银霞及其子于欢被多名催债人限制人身自由并受到侮辱,于欢用水果刀将杜志浩等四名催债人员捅伤。后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另两人重伤,一人轻伤。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并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杜洪章、许喜灵、李新新等人和被告人于欢不服一审判决,分别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24日立案受理。
2017年3月25日,《南方周末》刊文《刺死辱母者》披露该案。文中描述案情始末事无巨细,极富画面感和冲击力。此后,各大主流媒体、新闻网站陆续介入报道,法学专家、时评人、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纷纷参与评议,于欢及其母亲苏银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同情与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动派员介入调查,山东省检察院、聊城市公安局等有关司法机关同样以非常诚恳的态度响应舆情,多部门协力实现了一审向二审的平稳过渡。舆论对该案二审保持了极高的期待。
5月27日,该案二审在山东省高级法院开庭审理。庭审前后,最高检以及山东地方相关司法机关积极发布信息,开展了一堂精彩的法治“公开课”。
5月23日,山东省高级法院即发出了于欢案二审开庭公告。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官微正式通报了二审即将开庭的消息。山东高院新闻发言人还透露称,“到时候可以看我们的官方微博,很详细。”主流媒体、门户网站以《山东高法:于欢案二审将于5月27日公开开庭审理》为题,进行报道。24日当天,新闻网站转载消息超过110余条,“辱母杀人”案正式回归舆论场。
……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