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公安部直接指挥和北京、内蒙古、辽宁、江苏、重庆等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下,上海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在网上大肆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严重损害国家形象的犯罪团伙,韩文财等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6月底以来,该团伙编造所谓“舆情员津贴奖金发放表”的图片在微信群、微博等多种社交媒体上流传。8月中旬又有所谓的“舆情员北戴河会议”及“网络舆情员内部会议录音”等文件在网上扩散,引发大量网民围观,并被境外媒体引用和炒作,借机攻击我国政府“缺乏言论自由、控制网络舆论”,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近年来,以舆情工作和舆情服务行业作为攻击、“恶搞”对象的造谣事件和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类似谣言无论是沉渣泛起还是改头换面,总能够在网民和社会舆论中产生不小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类似谣言都经过精心策划,策划实施者具有相当的网络炒作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形成的某些刻板偏见和不良社会心理,也给这类谣言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无须讳言,舆情服务行业发展之初,工作领域狭窄,甚至存在一些认知偏差,由此产生删帖、水军等乱象,在一定程度上让舆情行业背负不少污名。经过多年发展,行业自身定位逐步清晰,市场认知逐步成熟,舆情服务的规范化程度已有很大提升。
当前舆论场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以及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都正在催生舆情治理思路的创新。舆情治理思路应当超越“维稳—维权”的二元对立思维和管控模式,以弥合社会分歧、谋求社会共识为己任,加快舆情治理体系创新,让舆情治理成为提升社会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驱动力。
庄敬自强,舆情行业才能免于谣诼所伤。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