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舆情频道>>舆情研究

信访工作的“舆情导入”

时间:2016-11-28 13:18:00  作者:张辰剑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期,由作家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正在全国热映。该片讲述了一个被离婚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中,坚持通过向法院申诉、进京上访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在略显荒诞的情节和戏剧化的艺术加工背后,却将当前基层信访矛盾和制度困境呈现无遗。用导演冯小刚的话说:“作品里没有任何一个坏人,各级官员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刁难李雪莲,但为什么这事越办越糟?”

  事实上,几乎就在这部电影上映的同时,11月12日,媒体揭露出了68岁的四川省岳池县镇裕镇半沟村上访者杨天直,被截访人员从北京强制遣返回当地,最终死于县城外的一条道路旁。上访与截访的“猫鼠游戏”为何又酿命案?矛盾缘何激化?谁该为被截访者之死负责?一连串发人深省又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快占据各大媒体的评论版面。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发生于今年8月20日,距媒体曝光已近三个月。媒体曝光次日,岳池县警方通报案件侦办情况:9名涉案嫌疑人于8月底被抓获。然而,舆论不禁要问,该案若非被媒体“揭了盖子”,当地是否会一直“捂”下去。

  不难看出,这又是一起“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典型舆情案例。事发到曝光的时间差,不仅没有为当地有关部门实体处置和舆论引导提供更多工作空间,反而增添了新的舆论质疑焦点,加剧了官方的舆情压力。试想如果在事发后及时公开信息,公布案件调查处理进展,以积极的姿态向公众传递出依法办案、依法究责的决心,那么当地有关部门也不会深陷目前的舆情泥淖之中。

  应该看到,随着2014年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全面实施,特别是2014年9月,中央政法委制定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三个文件”,涉法涉诉信访入口不顺、法律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等问题已经有所转变,大量信访事项被依法导入司法程序,并在法律框架内获得解决。

  在实体处置进步的同时,信访工作与新闻舆论部门的归口对接也应该有所改进。地方政府信访部门、政法机关应针对重大、敏感、突发信访事项,及时向社会通报,定期排查本地区信访相关舆情隐患,防止隐患积累造成重大舆情事件。让信访事项实现司法导入的同时,实现舆情监测处置的同步导入。  

[责任编辑:zywgxj]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