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舆情频道>>舆情研究

多些理解 少点苛责

时间:2016-12-05 16:23:00  作者:张辰剑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河北承德县法院因“年底结案率考核”撤销讨薪执行案件,被媒体曝光。主流媒体纷纷撰文,批评法院以牺牲个案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利为代价,片面追求考核数据。承德县法院发文主动认错,并表示将“杜绝为结案率造假”。
  与媒体的批评论调不同,法律职业群体在看待此次事件时,显然怀有更多的理解、体谅甚至是无奈。不少法官通过自媒体平台表示,案多人少,年底结案“压力山大”,呼吁上级有所体察、舆论多多理解。一些检察系统自媒体也发文声援和勉励“隔壁公司”。甚至有律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类似年底无法执结的案件,“为了不影响他们结案率考核,通常都会说服当事人同意先撤案,过了元旦再立案。”

  纵观整起事件,涉事法院回应及时、态度诚恳,有效缓解了自身舆论压力,而在司法工作人员的一片诉苦和吐槽声中,这起“撤案风波”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或许是公众对于司法工作的认同和理解。

    与这起“撤案风波”相比,近期另一个热议话题,则让公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法官难为”。

  河南鲁山县法官王清青“怀抱生病女儿办案”的照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大量转发,获得网友广泛点赞。但也有网友认为,王清青这样做不妥,上班不应带孩子。王的解释是,上班带孩子确实不对,也担心影响其他同事,担心被案件当事人看到,但实属迫不得已,请广大网友理解。

    面对如此报道,不少人为之动容。然而,在感动的同时,舆论也毫不客气地指出,“这种靠法官的‘加班’来维系法院的日常运作,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全社会也在期待本轮司法改革,能够实现对司法资源的“调结构、稳增长”。

  总之,有错要改、有苦能诉、可行必守、有弊必除,才能让司法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则应该对司法工作者多些理解,少点苛责。

[责任编辑:zywgxj]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