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8起网络交易色情信息案,并表示今年将对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非法弹窗广告等新型网络技术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违法活动,逐项开展集中整治。文化部则于2月27日在北京启动了针对网络表演市场的首轮“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并将组织随机抽取的执法人员,对随机抽中的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全面体检”,重点清理整治价值导向错误、淫秽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禁止内容。
当前,手机直播平台非常火热,受利益驱使,一些年轻女主播借助直播平台,不惜出卖色相,利用低俗淫秽表演来赚取钱财,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据媒体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仅半年来,因为直播打赏而涉及的盗窃、诈骗、挪用公款案件或未成年人趁家长不注意打赏网络主播就已出现28次,涉及金额890余万。尽管相关监管部门自去年起已开始进行整治,但由于直播平台门槛低、数量众多,监管手段仍存在滞后和不足的问题,一些低俗淫秽内容仍屡禁不止。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联合网宿科技共同发布2016年四季度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指数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网络直播行业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在经历了资本进入、市场整合、新政落实之后,中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期。直播平台的发展也到了必须进一步规范治理的阶段。除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层面开始出手查处外,一些地方相关职能部门亦查处了一批具体案例。如广东中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介绍,当地公安根据举报线索,查处了LOLO涉黄直播平台。2月21日,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文广局、市网安总队、市文化执法总队,就直播中的低俗色情问题依法联合约谈熊猫直播和全民直播,要求上述直播网站进行全面整改。
3月2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外公布了2017年重点工作部署。将全面深入开展“净网2017”“护苗2017”“秋风2017”等系列专项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对网络新生事物的监管也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尤其是监管部门之间应加强联动,避免“九龙治水”局面。需要不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专项协查,扩大违法行为的打击范围。比如,可以组建网上综合执法机构,对网络直播实行实时监控,不留时间差和死角,发现问题,及时查处。此外,通过大力扶持直播平台“国家队”建设,抢占直播市场,重塑直播生态。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