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玲参加“关爱老人情暖夕阳”寸草心志愿服务活动
刘文玲走访村里留守老人
西朱家庄村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刘文玲(左一)为获奖人颁奖。
刘文玲,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沂水县沂城街道西朱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到村支部书记,再到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一路走来,“我没想那么多。”刘文玲告诉记者,“我工作的初心就是想让咱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改善乡村风貌,“烂包村”变“文明村”
23年前,刘文玲刚接任西朱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时,西朱家庄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烂包村”,“喝酒骂街、打牌赌博、打架斗殴、不孝敬老人”等不良风气,一度在村里盛行。“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和睦影响了村居的和谐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刘文玲暗暗下定决心,将改变村民风气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治村先治家。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之后,刘文玲与村两委及村民代表讨论决定,将孝敬老人写入《村规民约》,组织全村有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签订赡养协议,明确对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处罚规定,还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如何评选出大家伙都心服口服的道德模范?刘文玲先后召集5次会议,严格评选标准,商讨评选方案,最终确定实行“两推一选法”,确保评选结果公开、公正。
在三八妇女节当天,西朱家庄村召开全村妇女大会,对评选出的“好婆婆”“好媳妇”进行表彰,领奖时,婆婆们要上台给被评为“好媳妇”的儿媳戴上红花。会后,村两委把光荣匾送到被评为“好媳妇”的娘家。随着评选活动的扎实开展,越来越多“好婆婆”“好媳妇”涌现出来,引领更多的村民自觉尽孝、赡养老人。村里的氛围越发和谐,秩序也一天比一天好。这些年,村里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就连邻里闹矛盾这样的事也很少见。
出台惠民措施,群众获得幸福感
身为村里的“当家人”,刘文玲深知“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她带领全村创出新路子,告别苦日子,以成立养兔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挖到“第一桶金”,又抓住机遇发展招商引资,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引入两个项目落户西朱家庄村。
想让村子的发展有后劲,光靠招商引资远远不够。2008年,刘文玲看准沂水大集搬迁的机会,积极协调县领导和有关部门,争取将大集落户到本村。之后,在刘文玲带领下,西朱家庄村建成占地140亩的沂水县文诚农贸市场、文信果品批发市场和沂水大集,并配套成立运营公司。如今两大市场承担着沂水县90%以上以及周边4个县区的蔬菜、肉类、果品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900万元收入。
村集体富了,村里的老人们也跟着“沾光”。经过深思熟虑,刘文玲决定每年拿出300万元发放福利补贴。逢年过节,村里的老人们都能领到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满55岁还能每月领取生活补助;西朱家庄村提倡厚养薄葬,为丧事简办家庭发放一次性补贴3600元……一项项惠民措施,让社区群众得到了实惠。
2011年,村里一位老人得了重症,高昂的治疗费很快掏空了家底。刘文玲于是跟村两委商议,成立“党员爱心救助基金”,发动党员自愿捐款,专门帮助经过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超过5万元的大病村民,对因病返贫的群众进行无偿救助。“村里的大病救助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要没有这个措施家早就被拖垮了。我打心底里感激你们!”得到救助的老人见到刘文玲,拉着她的手表达感谢。
对如何更好地保障村子里老年人幸福安康,刘文玲带领的新一届支部班子有更多的打算。“未来5年,为解决养老难题,我们将投资建设99户老年安置楼,7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并逐步开展集中供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大病救助制度、妇女‘两癌’救助制度力度。”谈到未来的规划。刘文玲信心满满。
关注老年群体,多元服务暖人心
如今,西朱家庄村已实现从贫穷落后的“烂摊子”到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子”转变,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全省文明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说起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心里都有数,纷纷夸刘文玲书记干得好。刘文玲告诉记者,一路走来虽然有苦有累,但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无数双眼睛在关注着她,有无数双手在帮助着她。
谈到最感动的事,刘文玲回忆起让她落泪的一幕幕:刚上任时,她第一次打开喇叭讲话,拿起话筒手还在哆嗦,离休老干部站在身后,鼓励道:“要大胆地讲,放开手脚干,我们支持你!”当她因公受伤在家养病时,年近七旬的老党员给她送来蜂蜜,嘱咐说:“不要着急,尽快好起来,带领大家好好干”……
乡亲们的支持成为刘文玲努力前行的动力。为让乡亲们的生活“美起来”,2019年4月,西朱家庄村启动旧村整体棚户区改造,改造共涉及454户住户,很多搬迁居民租住到了其他地方,刘文玲组织人手东奔西走,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考虑到有一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日常生活可能受到很大影响,刘文玲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为70岁以上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
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又遇“疫”情大考,刘文玲与村两委带领乡亲们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在做好防疫检测的同时,加强市场值班管理,保障“菜篮子”供应,还特别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特殊时期的温暖与关爱。
关爱老年人,刘文玲一直在行动。2020年初冬,沂水县启动“关爱老人情暖夕阳”寸草心志愿服务。不论工作多忙,刘文玲每周六都到志愿服务对象家中,为老人收拾家务、清洗衣服、购买生活用品,陪老人们唠唠家常。“平时工作太忙,能抽空为老人们做点事,看到他们健康平安,一起聊聊天,我就感觉很幸福。”刘文玲说道。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