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介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受政府的委托成立,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鉴定、公证等功能,实施社会性、技术性、执行性、服务性行为的机构或社会组织。
|
价值观扭曲是犯罪首因
目前我国行政机关与中介机构没有彻底脱钩,很多中介机构存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现象。官办中介代替政府机关收取不能收的费用,甚至直接参与行贿、洗钱,成了腐败的灰色通道。而且相关中介机构对员工的廉政教育、普法教育不够,部分人员法治观念淡漠,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再有领导对中介组织系统内职务犯罪问题多发、易发环节不够重视,也是该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产生和蔓延的原因之一。[详细]
|
中介组织犯罪社会危害大
中介组织,不仅仅是指市场中介机构,还包括所有介于政府、企业、个人之间,并起着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沟通、监督作用的社会组织。
对于中介腐败的特点,办案检察官说,首先是社会危害性大。
以桂林秀峰检察院反贪局2009年查办的黄某受贿案为例,黄某系桂林市房地产交易所(国有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从事二手房交易的初审工作。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二手房买卖过户交易的当事人逃避交纳地税款,违规完成过户手续,收受当事人贿赂,涉嫌受贿犯罪。黄某共收受贿赂52000元。[详细]
|
中介组织犯罪隐蔽性强
中介组织容易成为交易双方共同寻租的对象,中介业务的专业性,中介人员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加之此类犯罪表面上没有暴力行为和危险状态,不具有直观性等特点,使得中介组织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详细]
|
|
 |
|
一些中介组织在委托人的重金利诱下,在对国有、集体财产评估过程中,由高评低,然后再通过资产评估做出高估。采用“空手套白狼”的伎俩帮助委托人蚕食鲸吞国有、集体财产。 |
|
 |
|
近年来,一些中介组织为了获取利益,不断违背职业道德,并参与到腐败当中,而且领域和方式多种多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