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十年来的反腐倡廉之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把握反腐倡廉建设规律,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既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把惩治与预防始终贯穿反腐倡廉全过程。
|
多项法规制度出台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
2010年2月24日,经过多年的准备酝酿,《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颁布实施,替代了1997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其中“8大禁止”、“52个不准”涵盖了行政权力使用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包括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问题、浪费挥霍等干部作风问题,触及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人处事的底线,并抓牢选拔任用干部这个源头,直指党风廉政的根本,切中要害。 紧随其后,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从业行为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也相继制定实施。
此外,陆续出台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法规,或颁布实施,弥补漏洞;或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修订,彼此之间可以更好地衔接,发挥出法规制度的整体效果。
|
以巡视制度为代表的多项监督制度逐渐显效
2002年,十六大作出“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中纪委、中组部正式组建专门的巡视工作机构;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巡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2009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2009年12月,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正式更名为“中央巡视组”。多年来,各级巡视机构加强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外,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述职述廉、谈话和诫勉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建立健全了党内询问和质询、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
|
|
 |
|
2010年年初六部委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大力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风尚,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 |
|
 |
|
2010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分别对适用范围、适用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情况报告、任职岗位规范、办理公共事务回避、办理因私出国护照和往来港澳台地区的通行证件、申请因私出国(境)或者移居国(境)外等事项及其出入境证照的管理、违规行为处理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