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文化>>法视界

赤忱献人民 丹心守正义

时间:2021-07-15 11:30:00  作者:姜俊鹏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检察事业的真实步履,素来贮存于奔腾前行的法治长河中。长河蜿蜒,逢至万千山川,跃过嶙峋河床,汇聚涓涓细流。人民的声音和正义的呼唤裹卷时代的浪潮随之而来,伴随法治的进化逐步甦醒,引领着每一个“检察梦”蕴藏的理想抱负。《巡回检察组》一剧亦应时而制、应运而生,精于剧情构思,更内涵法治真意,牵引着每一抹“检察蓝”怀揣的初心信念,不啻于新时代下对检察人员风貌、检察职能履行的崭新诠释,对检察文化范型、政法生态圜局的深入剖析,对检察历史定位、法治价值体系的解构升华。

  《巡回检察组》作为一部针砭时弊、切中肯綮的优秀检察文化作品,以东川省巡回检察组组长冯森、驻监检察室主任罗欣然等人的办案经历为主线,通过“九三零案”“黄四海案”等多案并行,在情节设计上层层推进、拨云见月,在人物塑造上雕刻立体、脸谱典型,呈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背景下正义与邪恶的交锋、忠诚与贪腐的拉锯、国法与人情的交融。作为初入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新手,我对执检业务全貌、相关职能范畴不甚了解,因而接触该剧之初,确是存有“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而知沧海”之预企。随着波谲云诡、跌宕起伏的剧情展开,我进而愈发感知剧中各色形象之内心,体悟当今检察大船之航向。大河行船,若想波平浪稳、行稳致远,一在舵手,二在风向,驶于法治长河中的检察之舟亦是如此。

  所谓舵手,是指构筑检察事业、为之添砖加瓦的检察人员。契合自身,检察人员应当具备、也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于以下诸类“丹心”。

  一是“责任心”。譬如冯森对办案倾注的满腔热忱和对线索卷宗的极尽细致。贯穿全剧,冯森一直亲力亲为、研磨细节。深夜的一帧帧监控录像,现场的一遍遍调查盘点,人员的一次次寻访接触……穷尽种种办法格物致知、还原真相。刑事执行检察人员在办案、履职过程中,首当其冲需要责任心。以对监管场所的检察监督为例,监所的收监出监手续流程、在押人员羁押情况、教育改造日常工作、场所生活卫生保障、禁闭和警械具使用、安全防范措施等的方方面面,均需执检人员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定期审阅台账等措施,开展“全覆盖”“多方位”“地毯式”检察工作。若有不规范之处,不仅应当立刻提出、要求整改,还应持续跟踪、督促落实,发挥执检职能的“及时性”“有效性”“长期性”。

  二是“同理心”。又如冯森、罗欣然等人在调查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体会胡雪娥等家属的焦灼、急躁心情,分寸得当地拿捏与监管人员等的沟通、交流尺度,直击要害地攻破沈广军、米振东等在押人员的伪装、防御弱点。具体到实践中,执行检察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比其他检察业务更需要同理心,也就是所谓的共情能力与洞察能力。既要有霹雳手段,也要有菩萨心肠。洞悉真相、纠错纠违不易,沟通协调、往来练达更难。执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妥善处理与当事人家属等相关人员的关系,并从中寻找查清还原案件真相、促使在押人员认罪伏法、洗刷蒙冤之人所受屈辱的关键;另一方面,需要既实现监督机关的监管全面,又破除“熟人面孔”带来的履职不易,打造与监管场所等相关机构的共生、共赢、共荣局面。

  三是“忠直心”。例如剧中以冯森、罗欣然等为代表的优秀检察官,光明磊落,且忠诚正直,使人服膺;又如以熊绍峰等为典型的清浊难辨者,进退两难,后迷途知返,让人庆幸;还如以武强、冼主任等为例的贪腐人员,隐恶饰丑,终误入歧途,令人扼腕。上述形象正反兼而有之,对新时代的检察人员既有警醒,也有导引。“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只有不忘初心,坚守心中的忠贞正义,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名利扰我心,敢做敢为、敢闯敢当,守住检察人的高度、葆有一线人的敏锐、严防雷池区的界限,才能在种种局势变化、形色贪腐诱惑中,不被声色犬马所裹挟、不被歪风邪气所同化,步伐坚定,腰杆挺立,守住“丹心”,以献“人民”。

  所谓风向,是指刑事执行检察业务、乃至检察事业的征途与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检察人更要致力于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正为生命线的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体系。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只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着力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落实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中,我们既要立足当下、办好实事、解决诉求,又要面向未来、积极创新、锐意进取,推动社会的法治力量增强和法治水准提升。例如当下如火如荼推行的“巡回检察”制度,通过发挥巡的优势、驻的便利,延伸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触角,助力推动刑事执行工作体制革新,就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有所思、有所需、有所求,延展深入刑事执行的法治化、体系化、规范化。

  二是“以公正为生命线”。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体系中,“公正”无疑是基座之一。如何强化法治公正之力、着力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时代向每一个检察人分发的“考卷”。剧中的“胡雪娥”无疑是幸运的,得以遇上冯森、罗欣然等人。然而,在光影交错、尚未照亮的隐秘角落,也许还存在着更多的“胡雪娥”,在命运波澜中颠簸摇摆,无所归依、求救无门。反复的申诉、无果的回应,将之一次又一次推入逼仄的阴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落实“以公正为生命线”,对每一起承办案件兢兢业业,对每一份日常工作怀有赤忱,交出亮眼的时代“答卷”,以公平滋养“丹心”,用正义回馈“人民”。

  赤忱献人民,丹心守正义。“人民”、“正义”不仅是两个词汇,更是检察人出发的起点、奋斗的支点、毕生的终点,而“赤忱”与“丹心”亦是检察人思想的提纯、初心的淬炼、信仰的坚守。公平正义的终极基准,法律准绳的衡量裁定,还看时代更迭间的人民百姓。踏上追求人民正义之旅,我们不忘来时路,不惧新征途,只愿“捧出一颗丹心”,但求“献于亿兆生灵”。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院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杨景茹]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