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背后觅初心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 史兆鹏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的检察史陈列馆珍藏有一册手写的《济源检察志》草稿,编于1985年。那一页页遒劲有力、不蔓不枝的文字,记录着济源检察机关从萌芽到壮大的成长历程。一转眼,作为新入职人员,我已经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的控申部门锻炼了半年时间。
记得报到之际,领导语重心长的寄语:“控申部门是一个很特殊的部门,在这里,你会直接同群众打交道,你会感受到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你刚走出校门,先到控申部门接触群众,会让你对检察业务、对社会治理、对服务群众有更深刻的理解。”“好的,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院领导的期望!”我不假思索地答道。面对领导的谆谆教诲,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尽管我毫无犹豫地做出保证,但内心仍然十分忐忑。
映入眼帘的“检察服务大厅”“来信处理中心”“视频接访室”“听证室”等一个个从未见过的房间标牌,它们统统都属于控申部门吗?它们的功能是什么?我该如何接待来访人?遇到的咨询内容我在学校没学到过该怎么办?无数个问号萦绕脑海,心中越发没有底气。
静下心来,我内心还是很激动。因为我终于从学校走向了社会,从法学理论走向了法律实践。戴上神圣的检徽,在经验丰富的检察官身边学习请教;我能和当事人促膝谈心,亲身体验“办案就是办人生”的道理;我能以自己所学为人民群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馆藏实物
有一天,我走进五楼的人民检察史陈列馆,翻开馆藏的一册手写于1985年的《济源检察志》初稿,细细地看起来。看到里面与控申检察工作有关的信访接待制度,我十分心动:能够接待来访群众热心,受理控告细心,解释、调解耐心。原来,我们现在仍在遵循的“三心”,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出现了。我想,那个年代的检察人肯定是身体力行、带头垂范,才使得“三心”作为控申检察的工作原则记载在史志之中,一直传承到现在。回顾这几个月的控申检察工作实践,我在默默感悟着 “三心”的答案。
热心
“您好,这里是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每当检察服务中心的电话响起,负责接访的控申干警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拿起听筒,用热情饱满的声音说出这句话。
来电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咨询监督申请书格式的,有询问案件进展情况的,有举报村干部贪污受贿的,甚至还有了解疫情防控政策的。但无论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内容,热心解答是控申干警不变的遵循。属于本院管辖的,自然会及时与办案部门沟通核实,然后答复处理情况。不属于管辖范围的,也会阐明检察机关的管辖范围,为群众提供反映的渠道。
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我能否像控申检察干警那样,对待人民群众的信访永葆一颗火热的心呢?我想,只要我还佩戴着胸前的检徽就一定会。因为这是一代代检察前辈传承下来的为民服务的初心。
1986年济源县人民检察院接待来访群众的老照片
前阵子,同事到外地参加培训,我负责接听电话。听到检察服务中心的电话不断作响,我飞快地拿起电话,脑海中闪现出控申老师们接访时的画面,深吸一口气对着电话那端说:“您好,这里是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那一刻,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与百姓的心跳处于同一频率。
细心
检察长接待办公室,整整一个上午,检察长都在集中精力接访一位上访群众。检察长边听边记,不时核实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期间还挂掉了好几个电话。结束的时候,检察长向信访人表示:“您反映的问题我都听清楚了。检察机关会严格审查案件并给您答复的,请放心。”
在随后的信访案件办理过程中,我所在的控申部门领导一次又一次与信访人沟通,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了让他心服口服,主管检察长又组织召开了听证会,请原办案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人民监督员等多名代表参加,以事实和证据说服信访人,不再坚持错误的诉求。之后,控申部门干警又积极联系信访人所在单位,进一步做好信访人的释法说理工作。同时针对信访人反映的部分合理诉求,控申部门从中做好协调工作,以“我管”促“都管”,最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悉心解开信访人心结,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一起普通的信访案件,从检察长接访、副检察长主持听证到控申检察部门多方联络,从实质性化解矛盾到协助解决群众切身困难,从物质上的关照到精神上的疏导,这点点滴滴的作为,用心、用情、用力,正是“受理控告细心”的检察实践。
工作中,我自然被这样的“细心”关照着、激励着,也在默默地实践着。在分流一起民事监督案件中,我发现当事人因遭遇严重车祸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心想,检察机关的国家司法救助政策能否对其适用呢?通过进一步研读《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核实事故损失金额、目前赔偿状态、肇事者有无赔偿能力等情况,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提供救助线索,以期为当事人送去“及时雨”。我想这正是自己对待群众“细心”的表现。
耐心
接访工作中,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的电话是什么内容,接下来的来访人有什么诉求。
比如有一天,一下子来了六位信访人,他们一个个情绪激动、言语强硬,吵闹着要见领导。这样的阵仗,我还是第一次遇见,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我的同事作为接访员并未慌乱,他先让我拿杯子到饮水机前给每位来访人接上温开水,同时微笑着请来访群众坐下,让他们不要着急,有话慢慢讲。这六位来访人推选了一个代表主要反映情况,其他人最后补充。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同事还在耐心地听着,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情绪。他边听边总结来访人的观点,让来访人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由刚进门的对立变得友好起来。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接待他们的检察干警是在仔细地倾听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是在用心地对待他们反映的问题。
最终,同事针对来访人的诉求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中一位大叔率先竖起了大拇指,激动地说:“谢谢你,检察官!”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在检察机关寻找到了解决途径的激动,是他们本人在检察机关得到充分尊重的激动。其他几位大叔也纷纷对高峰竖起大拇指。
“解释、调解耐心”本应如此。面对信访人,与其 “据理力争”,倒不如递上一杯温开水,认真倾听。多数情况下,信访群众要的就是一份重视、一次倾听。随后,我在接听电话过程中,对一些信访人所反映的内容,虽然早已通过案卷了解得比较清楚,但仍然不会打断他的叙述,而是认真地听他把话讲完。我知道,最最关键的还是要真心地为他们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赢得民心。
短短半年的控申检察工作经历,带给我无数的感触与收获。见过当事人满面愁容、求助无门的样子;见过信访人案结事了、喜上眉梢的样子;见过接访员在化解矛盾之后心满意足、无比欣慰的样子;见过检察官在出具文书时翻阅法条、精研细磨斟酌再三的样子。如果说在检察史陈列馆我找到了控申工作的“三心”,那么这些印在我脑海中的“样子”便化做了我心中的指路明灯,陪伴我在检察旅程上无惧风雨、一路向阳,去寻找更多关于“三心”的答案。
十月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177处提及“人民”。“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重千钧,而热心、细心、耐心,哪一颗心的背后,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