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文化>>文化资讯

中国之城丨盐城:潮汐孕育的“湿地绿城”

时间:2025-04-11 09:55:53  作者:郑生竹  新闻来源:新华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地处江苏沿海中部的盐城,城市之名取自“环城皆盐场”之意,是一座从黄海潮汐中孕育而生的城市。这里全境没有一处自然山脉,是国内少见的“无山之城”。

记者行走在盐城滨海湿地公路上,咸涩的海风卷着滩涂的气息扑面而来,潮水退却后的沙洲上,万千沟壑仿佛大地舒展的掌纹。

这是2024年10月29日在盐城市东台条子泥湿地拍摄的“潮汐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通过无人机俯瞰这片广袤的滩涂湿地,会看到赭红、金黄、黛青的色块。盐城的滩涂湿地每年仍以1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

2019年,盐城黄海湿地以全球候鸟迁徙“黄金驿站”之姿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丹顶鹤振翅掠过芦苇荡,麋鹿群悠然漫步海滩,构成了这座“国际湿地城市”最灵动的画面。

这是2024年10月29日在盐城市东台条子泥湿地拍摄的麋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盐城中心城区以“绿带绕城、水脉交织、多园竞秀”为理念,力争将城市塑造成绿色宜居的“湿地之城”,让“5分钟见绿、10分钟入园”成为居民生活标配。

位于盐城市中心的聚龙湖公园,水面开阔、绿树成荫,宛如城市绿洲。一座犹如“盐晶体”叠加而成的电视塔矗立湖畔,当地人将这座近200米高的地标形象地称为“盐立方”。

这是2023年8月20日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拍摄的群鸟。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登上“盐立方”极目四望,城市肌理在蓝绿经纬中渐次舒展。串场河如碧色丝绦穿城而过,唐宋盐漕的橹声帆影早已化作生态廊道的桨声灯影。河东湿地鸥鹭翔集,河西湖荡莲叶田田,42处城市公园与136个口袋花园星罗棋布,彰显“推窗见绿、转角遇园”的城市规划美学。

发现湿地之美、触摸绿城肌理、感受盐渎文化,已成为这座城市规划的底层逻辑。

这是2023年9月1日拍摄的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日出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漫步串场河畔,新落成的“串场之眼”文化街区横跨两岸,玻璃廊桥倒映着千年盐渎的现代身姿。暮色中,全息投影重现“灶煎满天星”的煮盐盛景,非遗传承人摇橹唱起淮调,水雾氤氲间历史与现实翩然共舞。

走进盐城市博物馆,一件宋元时期的“盘铁”静静陈列,这是重达数吨的铸铁煎盐工具中的一块,是先民“煮海为盐”的历史印记。安丰、富安、草堰等古镇仍沿用古代盐场地名,古镇的青石板上似乎仍镌刻着“天下盐仓”的辉煌记忆。

这是2022年11月8日拍摄的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出景色。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当晨曦染红条子泥滩涂,赶海人踩着“滩涂怪车”驶向潮间带,与反嘴鹬群共享自然的馈赠。持续推进对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修复,创新“湿地银行”生态补偿机制,这座昔日的“淮盐之都”正华丽转身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从“无山之城”到“湿地绿城”,盐城正书写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乐章。

[责任编辑:李佳慧]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