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反腐频道>>反腐时评

购物卡反腐需迈过四道"关"

时间:2011-05-27 09:25:00  作者:林萧  新闻来源:华声在线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等七部委《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进一步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各方分析,此次《意见》公布意欲用实名制刹住购物卡腐败;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以购物卡代发工资冲抵收入减少纳税等情况可能会消失。(5月26日《广州日报》) 

  近年来,关于官员收取购物卡受贿的报道层出不穷,相比较收受现金而言,购物卡则显得更隐性、更安全,正因为如此,购物卡腐败已演变成为当前腐败的一种新方式。在此背景下,中央七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对购物卡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此抑制腐败势力的蔓延,既是一种反腐决心的体现,也是反腐战术的一种创新。 

  购物卡作为商业预付卡的一种,要对其进行实名制登记,从而达到反腐的目的,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却艰巨而复杂。在我看来,“购物卡反腐”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迈过以下几道“关”。 

  一是监管关。购物卡实名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不久施行的手机实名制,大半年过去了,手机实名制还是“匿名制”,原因何在?其中涉及的关卡太多,纵横交错的利益网络,剪不断理还乱。同样,购物卡实名制由谁来监管,各部门之间的权利细则首先要划分清楚,做到各司其职,才能各尽其责。其次,《意见》规定一次性购买1万元以上不记名购物卡须实名登记,那么1万元以下购物卡如何监管?同等金额分散购物卡岂非不用实名登记照样受贿大吉?倘若监管机制得不到健全,购物卡反腐只能是“隔靴搔痒”。 

  二是舆论关。购物卡实名制的新闻一经报道,各种媒体评论、街坊议论不绝于耳,总的声音大致是质疑多过认同,原因何在?因为用购物卡反腐能收到何种成效,民众心里没底,再加上此前各种实名制的施行不了了之,对购物卡实名制持有疑惑完全在情理之中。面对舆论压力,购物卡反腐如何“破冰”并让人信服,民众正拭目以待。 

  三是民意关。任何一种反腐方式的成效如何,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都应该交给民众去回答。购物卡反腐的成效不能由相关部门自言自说,而应该听听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如何创新反腐方式,如何让购物卡反腐得到普及,相关部门都应该倾听民意,只有经得起民众检验,得到民众支持的反腐方式,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四是落实关。好的政策和措施最重要的环节是落实,购物卡反腐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合互动,自上而下形成畅通的执行力。此外,还需要有相关的机制予以规范和约束,对发现问题的官员从严惩处,绝不姑息;对执行不力的相关人员从严问责,惟有落实好各项细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反腐推向深入。

[责任编辑:zywltz]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