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反腐频道>>反腐时评

民间反腐网站背后民众心态当重视

时间:2011-06-13 09:32:00  作者:  新闻来源:新华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有媒体发表“印度网站‘我行贿了(ipaidabribe)’蹿红”文章,介绍了印度反腐败网站“我行贿了”成功经验。截至6月12日,国内已出现三家效仿的克隆网站,分别是“我行贿了”、“我行贿啦”和“我贿赂了”。这三个网站出现后,立即吸引许多网友在上面发帖,揭露自己行贿内幕,同时这些帖子引起许多跟帖评论,人气越来越旺。(6月12日新华网) 

  曾有报道说,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大,几次造成网站瘫痪。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网站网址更新首日也一度陷入瘫痪。“我行贿了”网站创办人“笑笑生”表示,网站上线第二天就有近5万人访问。换个角度看,这些现象,包括民间反腐网站受追捧,反映了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对腐败现象的焦虑心态,也说明有关部门此前给民众提供的公共诉求渠道还不是很畅通。从这个意义上讲,民间反腐网站应运而生是官方网络反腐平台的延伸与补充。国家预防腐败局公布的《2011年工作要点》专门提出“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预防腐败”。如果相关反馈机制及时跟进,网络反腐力量引导得当,查清“我行贿了”背后到底谁受贿了,扳倒更多贪官,民间反腐网站不失为反腐路径的有益补充。 

  其实,民间网络反腐此前也有不少成功先例,有的腐败分子就因为民间网络举报翻船。据媒体报道,一名普通公务员自建“万州反腐倡廉卫士”网站,短时间内浏览量超过10万人次。 

  因此,面对民间反腐网站异军突起的现象,不仅舆论要给予道义支持,有关部门也应深入研究背后的民众心态,并及时做出制度回应,引导好民众参与权力监督的反腐热情,满足他们的权利渴望,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责任编辑:zywfq]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