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反腐频道>>反腐时评

给"我行贿了'网站更大生长空间

时间:2011-06-13 15:06:00  作者:赵木木  新闻来源:国际在线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日前,国内出现3家民间反腐网站,名称分别是“我行贿了”、“我行贿啦”和“我贿赂了”。创办人称目前已有超过5万网友访问该网站,而设立网站的灵感来自印度。创办人认为行为能得到政府支持,并称反腐是人民和党的需要,是为了把国家和社会建设得更好。(6月12日新华社)  

  “网络反腐”在中国不算什么新词,在印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都面临腐败的现实面前,两国人民都发挥了网络的聚合作用,利用群众的智慧和举报让一些贪官落马。据报道,印度的“我行贿了”的网站已经让二十多名高官落马,而这个网站的创办者是几个印度“海归”,他们仅仅是不满腐败蔓延的现状,所以才弄了这么个网站让群众自己举报,却没想到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反腐热情高涨。  

  在中国,网络反腐的热情可以说更高,周久耕的一盒“九五至尊”就让他黯然落马,烟草局长的“日记门”也让这位局长不仅“名声大噪”,而且随后的调查处理也让他的仕途之路走到了尽头。虽然这样的网络反腐成果带有偶然性,但这并不妨碍老百姓反腐的热情,网络上很多社会热点新闻后面的跟帖,天涯论坛等论坛里的人们帖子,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举报或者反映地方一些官员或者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贪污受贿的,因此,模仿印度的“我行为了”网站建设一些专门的举报贪腐行为的网站,可以说符合老百姓的愿望,也契合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主张,应该大力支持。  

  很多网友担心,这样的一个举报网站,可能最终会因为举报者的良莠不齐或者其他复杂原因而沦为一个对社会或者现实不满的人发泄不满情绪的地方,举报信息的真实性无从查证,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一些人的人身攻击或者存在一定的煽动作用。其实这方面的担心不是不可以,也确实应该有这样的考虑,但在信息管控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建立实名制注册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对举报信息的真实性的可控,至于说是否会有煽动性内容或者其他不良信息,应该说论坛管理的技术手段同样可以完全控制其发展。  

  “印度网站‘我行贿了(ipaidabribe)’蹿红”的报道引起人们注意。到昨天为止,中国国内已出现三家效仿的克隆论坛,分别是“我行贿了”、“我行贿啦”和“我贿赂了”。三家网站出现后,立即吸引众多网友发帖,自曝行贿内幕。  

  有报道称,“我行贿了”网站创办第二天即有近5万人访问。创办者坦言,不担心网站被取缔,并希望能获得政府支持,因为反腐也是全社会的需要。“我贿赂了”网,则因访问流量过大导致服务器瘫痪,网友被告知可先加入QQ群,等网站恢复后在群内通知。  

  对国内三个山寨版的“我行贿了”网站的高度关注,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在当前,人民反映权力腐败的渠道还不是很多,还不是很便捷,也还不是那么让人放心,但同时,难能可贵的也是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这份热情,它反映的是人民对于这个国家和执政党的信心和希望寄托,只要有这份热情在,只要我们能创造条件呵护这份热情,反腐败胜利就指日可待,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应该给中国版的“我行贿了”网站更大的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zywltz]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