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反腐频道>>反腐时评

廉政声音

时间:2011-09-13 14:10:00  作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政务公开是对政府管理的考验,躲不开、绕不过,必须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推进。  

  ——9月8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务公开肯定会给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造成影响,也会挑战一些领导干部的行政习惯。推进政务公开,就要在实践中克服部门及个人利益的阻碍,破除传统行政体系长期怠于公开的惯性。 

  官员任前公示存在着失之于空泛,公示有沦为“空示”之嫌。  

  ——9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空泛的官员任前公示,不仅影响了公示的公信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影响了拟任官员的形象。如果在任前公示中,有针对性地将拟任官员的职前学历、德能勤绩廉以及家庭背景进行细化,就能矫正“空示”之弊。 

  公开之后的执行、监督、问责等机制更为重要。  

  ——今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温岭市公开了当地乡镇、街道和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9月8日,南开大学教授、财政预算专家马蔡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温岭的做法可谓是开始了破冰之旅,但要保证公开的内容真实可信,就必须对“三公”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政务微博”应该破除“粉丝崇拜”,力戒作秀心理。  

  ——针对一些地方党政机关把“粉丝”多少看做衡量“政务微博”优劣的一个标准,9月7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认为,只有党政机关实事实干、持之以恒,其微博才有公信力和吸引力。他建议“政务微博”应与其他网络手段、网下手段并举,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激活网下的相关部门和现有体制机制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 

  莫以官小而失管,需要真正从本源上弄清权力与贪腐的关系。  

  ——9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对干部队伍的监管,不应分官大官小。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决不能只重提拔使用,只抓高官要职,还必须对面广量大的干部的日常用权行事,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加强监督。 

  公共权力一旦与造假有染,基于公信而构建起来的秩序,就会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土崩瓦解,失信弥漫,绝望荡漾。  

  ——日前有媒体报道,河北企业家张连军和杨卫国花费500万元办理矿权证,谁知此证竟然是假的。9月6日,媒体评论员邓海建认为,利用公共权力造假,戕害的不仅是公民私权,还有公众追求公平、捍卫正义的信仰。

[责任编辑:zywltz]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