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下旬,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到山西视察工作,就在他到达山西后的5月29日,时任临汾地委书记的杜五安专程从临汾赶到太原,代表家乡人民来请委员长回去看看家乡的变化。
杜五安对彭真说:“您不回去看看,就违了家乡父老和基层干部的心意,大家会对您有意见的,我回去也不好交代哩!”彭真考虑再三,同意在由太原去郑州时,顺路在侯马下来,看望看望家乡的父老。
彭真说:“你是‘父母官’,又代表乡亲们的意见,不依你们,我就得罪家乡人啦!”但是他同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和杜五安等同志订了个“约法三章”:“一不要预先告诉大家我回去,免得影响大家的工作和生产;二不要组织人看望我,我是回去探亲的,应当我去看望大家;三我是顺路探亲,不在侯马住宿了,当天就走,我想在火车上请亲友们吃顿饭,饭钱我出。端正党风,我们要带头。”
“你们同意这三条我就回去,不同意我就不回去。”听彭真这么说,李立功、杜五安等笑着说:“都依着您。”就这样,彭真才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侯马。
按理说,彭真委员长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17岁辞别家乡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为人民出生入死,一别家乡几十年,正好又赶上到山西视察,回家乡看看本属理所当然,无须有太多的规矩和讲究,但他却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考虑到自己回家乡可能带来的影响。为了不打扰当地群众,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硬要和地方领导同志订个“约法三章”才同意成行,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于律己、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和朴实无华、真切爱民的作风,值得当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同样是下基层,彭真委员长要“约法三章”,主张不事前打招呼,不要组织人来看望,更不要当地政府来接待,这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反观当前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时的表现和做法,则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有的领导干部把下基层当成工作之余散心玩乐的手段,人没到电话先到,刻意强调一些“要求”,生怕基层接待不周。有的要求警车开路,官员陪同,记者随行,前呼后拥,派头十足,一路上浩浩荡荡。更有甚者,借下基层之名,行吃拿卡要之实等等。显然,这些不良倾向和苗头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党风政风,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确实需要认真涤荡一番。
有鉴于此,党员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时,不妨学学彭真委员长,也给自己来个“约法三章”,少一些事前通知,多一些微服私访;少一些前呼后拥,多一些轻车简从;少一些隆重接待,多一些自找吃住。凡事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真正用实干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去赢得民心,成就事业。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