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反腐频道>>廉政文化

雪中送炭

时间:2011-01-18 08:56:00  作者:顾振威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好大的一场雪啊! 

  刺骨的北风像怪兽一样吼叫着,无情地抽打着光秃秃的树枝。 

  天气冷得像冰窖一样,蒿娃和父亲蜷缩在被窝里仍冻得瑟瑟发抖。 

  门被撞开了,挟风带雪闯进一个雪人,是队长,身上披着一件露着棉絮的破袄。 

  蒿娃的父亲穿上破破烂烂的黑袄,颤着声问:“队长,风雪天来我家有啥事?” 

  队长拍打着身上的雪,将破袄脱下来,双手捧着递给蒿娃父亲,说:“这是城里捐的,咱生产队数你家最穷,这件棉袄就分给你家了。” 

  蒿娃父亲哆嗦着双腿差点儿没跪下来。他和蒿娃只有一件棉袄(他穿在身上是棉袄,蒿娃穿在身上是一件大衣),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寒冬,他穿上棉袄,蒿娃就只好畏缩在被窝里不出门了。队长真是雪中送炭啊! 

  蒿娃父亲摸出烟叶,利索地卷了根烟,递给队长。队长点着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望着灰蒙蒙的天,叹了口气说:“队里还有一些困难户,快过年了,我得到他们家看看。” 

  说完,队长一头扎进风雪中。蒿娃从床上跳下来,把袄穿在身上,像将军一样在狭窄的屋内踱着。他把手伸进衣兜,意外地掏出一个信封——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 

  信封里装着皱巴巴的票子。蒿娃父亲哆嗦着数了5遍才把钱数准——13元3角2分。蒿娃兴奋得脸放红光,大叫:“我们有钱了,过年能吃上肉了,能买鞭炮了……” 

  蒿娃父亲像泥塑的菩萨一样闷坐在床上,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信封,信封上写着:邮河南省周口地区大河路三号赵庆丰。 

  “这钱应该是赵庆丰的,我要把钱送给赵庆丰。”在蒿娃的感觉里,父亲的声音比蚊子的嗡嗡声还低。 

  蒿娃的母亲小心翼翼地说:“咱过年正缺钱,咱不偷、不抢,送上门的钱,就花了吧。”蒿娃父亲眼一瞪,斩钉截铁地说:“做人得讲本分,得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什么时候也不能钻进钱眼里。” 

  蒿娃父亲装着信封,也一头冲进刺骨的风雪之中。 

  蒿娃父亲回来已是薄暮时分,他不安地对蒿娃母亲说:“队长说邮信的人回家过年了,他让年后再把钱寄过去。可赵庆丰没收到钱,一定非常着急。”父亲长吁短叹着,和母亲商量:“寄信得花钱,周口离咱这儿不到百里,我把钱送去吧?” 

  蒿娃母亲没有答话,她知道就是答话也劝不动执拗的蒿娃父亲。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蒿娃父亲就从炕上爬了起来,他装了6个硬得像秤砣一样的红片子面馍走了。 

  5天后,蒿娃父亲才满身疲惫地回到家。他一进门就有气无力地说:“有吃的没有?真把我饿坏了。” 

  蒿娃父亲一口气吃了两个玉米面馍。蒿娃母亲责怪他:“不让你去你偏去,人家留你管酒管肉了?” 

  蒿娃父亲嘿嘿笑着说:“我到周口一打听,才知道赵庆丰一家回太康老家过年了。于是,我又到了太康,找了一天才找到赵庆丰的家。赵庆丰紧紧抓住我的手,激动得话也说不囫囵,‘你你你你你真是雪中送炭啊……” 

  那年蒿娃8岁。 

  如今,蒿娃已是一个县法院的院长了,面对种种诱惑,他总会想起8岁那年发生的事。他常常告诫自己,做官一时,做人一世,无论做官还是做人,都要像当年的生产队队长、自己的父亲一样,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

[责任编辑:zywfq]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