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反腐频道>>廉政文化

一条救人性命的缓冲坡道

时间:2011-03-22 09:11:00  作者:李建华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云南多山,山势绵延,落差极大。近日,到云南一游,让我这个北方人大为惊叹。诸多美景,有目共睹,然而一处人为设施,却非人人注意。  

  出大理,去丽江,我们一路翻山越岭。过了峰顶,往山下走时,我注意到路面上水迹淋漓。问司机方知,是汽车刹车用水降温所致。因这一段路坡陡且长,所以要用水来给刹车降温,以免刹车失灵。  

  随着山路越来越低,忽见路前方有一提示牌:“刹车失灵自救路段。”接着,我看到前方路边有一段人造上坡路,约成45度角,路面上铺着碎石,坡上可见两条汽车冲压的痕迹。过此坡后,便是平路,路边又有一碑,上书:“此处最近一次,因车祸死亡5人。”其中数字为A4纸打印,可见经常有人更换信息。我想,这条人工缓冲坡道一定救过不少性命。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尽管有水淋刹车,但这段路实在太长太陡,难免有个别车辆的刹车会失灵。遇到这种情况,教科书上教的办法是用手刹或减挡,或在必要时利用路边的沙泥堆、草堆、路沟、树木、岩石等障碍物阻住汽车,以减少损失,但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反观这条缓冲坡道,实在让人为之赞叹。  

  古人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一辈子难免犯错误,甚至误入歧途。如果能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找到一个缓冲区,减慢乃至停住脚步,反思反省,纠正错误,则可以保人生平安。  

  这个缓冲坡道,是不是与预防犯罪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责任编辑:zywfq]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