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四川7月2日电(记者 刘德华)四川省检察机关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干警参观地震遗址、纪念馆和重建新景象,聆听极重灾区基层院检察长重建感言,真切感受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重建巨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积极履行检察职能,全面加强对侵害灾区民生、影响灾区稳定,破坏灾后重建和妨害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犯罪的法律监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服务灾后重建,不断深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着眼服务大局,保障科学重建。全省检察机关特别是灾区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把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作为服务灾后重建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省院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保障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的实施意见》,对检察机关服务灾后重建作出具体统一安排;针对部分重灾区涉灾案件增多、法律适用存在盲区的情况,抽调业务骨干深入北川、汶川、青川等极重灾区实地调查,就地震灾区存在的刑事、民商事、行政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及时提出了5条妥善处理涉灾法律问题的具体对策建议,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绵阳、德阳、广元等地检察机关对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点刑事案件特点、受灾企业的涉法问题等进行专题调研,向党委、政府提出了恢复重建期间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对策建议,收到了良好效果。绵阳市游仙区院对灾后永久性农房建设现场调研后,向当地党委提出了成立农村永久性农房建设监审组,负责对灾后农房建设进行监督管理的建议,得到采纳。
着眼执法办案,维护灾区稳定。全省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社会稳定,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重建环境。省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涉灾案件办理工作的通知》,与省法院、省公安厅会签了《关于“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办理有关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成都、绵阳等重灾区检察院在震后即采取指定异地管辖、整合辖区办案力量等措施,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德阳、广元、雅安等地检察院及时与公安、法院召开涉灾案件研讨会,建立联系协调机制,依法快捕快诉了一批危害灾区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影响灾区社会治安的犯罪,起到了维护稳定、安定人心的保障作用。三年来,全省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6个重灾市(州)检察机关重点围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建优惠政策落实、灾后产业对接和灾后生态恢复等重点领域,依法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黑恶势力涉足损毁房屋拆迁、原材料供应等犯罪,侵犯知识产权和破坏生态、资源犯罪,共批捕犯罪嫌疑人50630人,起诉60486人。
着眼预防犯罪,确保廉洁重建。针对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多、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的情况,省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在抗震救灾中同步开展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工作的通知》以及对全省灾后重建项目进行跟踪服务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大涉灾职务犯罪预防力度。成都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利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积极推动重建项目廉洁准入制,把有贿赂等严重不良记录的工程单位排除在招投标范围之外;德阳市院成立专门工作组,主动参与德阳东方汽轮机厂的迁建工程监督;绵阳市院抽调30名干警组成8个工作小组,深入涉灾22个重点单位、7个重大重建项目开展跟踪预防与监督。崇州市院与国土、建设、教育等部门建立了学校标准化重建联系协作机制;绵竹、青川等极重灾区检察院会同财政局、监察局等,对倒房报损、危房拆迁等进行跟踪督查;彭州市院在中石油四川石化公司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合工作站,深化检企共建,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盐亭县院配合县水务局对23座震损水库、3道渠道施工监理比选过程进行了同步预防;江油市院协助四川矿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灾后重建项目自行竞争性谈判管理办法》,并派员对其新建的铜体生产线项目招投标进行同步监督,为该项目节约投资1千余万元。截止目前,6个重灾市(州)检察机关在重建工程专项预防中共开展预防咨询683次、预防警示教育1025次,提出预防建议520件,帮助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落实预防措施1700余项,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550次,编发预防宣传册、廉政告知书数万份。
着眼保障民生,践行根本宗旨。坚持把执法为民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做好灾区保障民生、服务群众工作。一是建立检察联络站,贴近服务灾区重建。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彭州、什邡等极重灾区检察院率先在灾民集中安置点建立了检察流动服务站,开辟了灾区群众涉法涉检信访“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全省检察机关全面开展乡镇(街道)检察联络工作。目前,全省各基层院依托司法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在街道、企业、学校、移民聚居点,建立检察联络站或工作点1717个,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建立检调对接机制,借力调处信访案件。省院建立了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监督涉检信访工作机制,与省司法厅建立刑事和解与人民调解联动机制、律师参与办理涉检信访疑难案件工作机制;全省6个重灾市(州)检察机关与同级法院建立了民商事案件和解协作机制,通过法、检两院释法说理息诉罢访81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达成申诉和解案件73件;德阳、绵阳等地检察院与总工会建立农民工法律维权工作机制,成功调处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等信访案件370件。目前,全省有16个市级院、133个基层院建立了检调对接机制,全省三级检察机关相继纳入同级党委大调解工作体系。三是创新便民利民举措,提升群众工作效果。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优秀控申举报接待员”竞赛活动,以竞赛强化信访接待业务训练,切实提高干警做群众工作能力。成都、遂宁、巴中等地检察院开通了检察官微博,与学校、社区等联通了检察官QQ群,借助网络构建开放、便捷的检民互动平台。蓬安县院成立控申举报涉检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中心”便捷服务群众为平台,以化解涉检矛盾纠纷为核心,实现控申工作、检察业务工作和“大调解”工作的三个对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松潘县院开展“千村大走访活动”,下访、巡访中同步推进灾区重建调查、进村入户送法、群众举报受理,集中对涉灾、涉检信访信息进行收集、研判,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近三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4774件,全部予以妥善处置。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