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检察频道>>检察长论坛

何万国:"精细化"管理促党建

时间:2011-06-29 15:14:00  作者:何万国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齐河县检察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先进和优秀为价值取向,以创新管理机制为突破,建立机关党建“精细化”管理工作体系,坚持用精心态度、做精细管理、出精品业绩,促进了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创新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省级文明机关”、“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等1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 

  一、党组织设置突出“细”,有效覆盖每名党员 

  齐河县检察院机关共有62名党员,以往党员教育管理都是以机关党支部的名义统一组织,集体行动“大呼隆”,常常会因科室业务工作的冲突,人员到不齐,直接影响到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支部对每个党员的思想情况不能及时地了解掌握,也影响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解决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有效覆盖不足的问题,他们采取划小基层党组织设置单元的方式,以科室为基本依托,成立了13个党小组,其中,党员最少的3名,最多的12名,院领导干部分别参加一个党小组。党小组长由党员科室长担任,外出办案15天以上的工作组都成立临时党小组。为激发党小组工作活力,深入开展了“五星”级党小组创评活动,即按照“学习型党小组”、“文明党小组”、“业绩优秀党小组”、“群众满意党小组”、“卫生先进党小组”5个方面的要求对全院党小组进行考评,制定了详细具体的考评办法,每季一考评,达到一个方面的要求,授予一颗星。对每季度评出的“五星”级党小组授予“红旗党小组”。每年“七一”,根据季度“五星”级党小组考评情况,评选出“年度优秀党小组”和“年度党员示范岗”,进行表彰奖励。真正使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时时刻刻覆盖到每一个党员,强化了对党员的激励约束,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思想建设突出“净”,一颗“红心”永向党 

  齐河县检察院党组认为,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思想变质是一切变质的开始,必须把思想建设作为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到实处。一是理直气壮地学习先进理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院领导班子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对党的理论先学、先懂,为党员干部做表率。建立“党课每周一讲”制度,院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党支部成员和各党小组长轮流上台为党员上党课,使党的理论常学常新,提高了干警从政治上和全局上观察、处理检察工作问题的能力。二是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在全院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学党史、忆传统、查信念”和“精读一本红书,唱响一首红歌”主题教育活动,先后集体观看了《建国大业》等10余部红色影片,大家深受教育,并在学习园地展示交流了30篇观后感;组织全院党员干警先后赴西柏坡、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地参观学习,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三是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现任院党组成员、纪检书记张丽是一名优秀女检察官,从检16年,她办结审查逮捕案件1300多件,从无错案、超时限案,获得的省、市、县级荣誉30多个。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院机关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向检察官的楷模——张丽学习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教育感染身边人,增强了学习典型的实效性。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全体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使先进和优秀成为全院上下的共同遵循和自觉行动。 

  三、能力建设突出“高”,增强干警执法本领 

  一是组织全员岗位练兵。以“人人适应岗位、人人精通本职、人人胜任职责”为目标,推进“素质工程”,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练什么,实行干警轮流讲授业务制度,“检察官教检察官”,每周六上午集中学习,凡外出参加培训的,回院后须用多媒体为全院人员讲授所学内容,经常是“台上讲得刹不住车,台下听得津津有味”。 去年以来,已举办“检察官教检察官活动”62期,组织其他培训64期。二是组织“拜师学艺”活动。年轻同志拜老干警为师,一位“师傅”至少带一名“徒弟”,并举行拜师仪式,已建立“师徒”对子27对,促进了年轻干警的健康成长。成立了“剪辑社”,25名35岁以下会员参加,每周轮流挑选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或典型案例,组织交流、论辩,提高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把握能力。三是开展“工作质量提升年”。对业务工作每旬检查一次、每月督导一次,评选结果与干警年终考核相结合,对工作落实有力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大力表彰,获得上级荣誉称号的,通过千分考核给予奖励。科室工作落后的,实行一票否决,不能参与“五星党小组”评选,科室党员不能参与“优秀共产党员”评比,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警的紧迫感、压力感。去年以来,批捕各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101人,不捕和不予批捕31人,提起公诉193人,批捕准确率和有罪判决率均为100%。 

  四、作风建设突出“正”,提升检察队伍社会形象 

  齐河县检察院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转变执法作风,在检察工作中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一是立足本职,做好群众工作。制定了《信访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意见》和《信访风险评估预警责任追究办法》,通过执法办案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先后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50余人次;积极履行查办职务犯罪职能,通过办案平息了群体性上访5起,特别是为晏城街道个别村追回了被村干部挪用的高速公路补偿款,避免了恶性集体上访。进一步深化“检农连心”工程,开通“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91次、来信来访77次, 下访巡访16次,对9件有信访苗头的案件,及时预警,妥善处置,实现了进省、赴京“零上访”。为上访16年的表白寺镇退休教师王鉴之协调解决了补办晋升手续的问题,80多岁的王鉴之专程到齐河县检察院送来“鞠躬尽瘁为人民,两袖清风父母官”的锦旗。二是服务民生、帮贫解困。院机关党支部隆重举行仪式,向全县基层党组织发出“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幸福齐河中创先争优、争做齐晏先锋”的倡议,从我做起,激情参与,为幸福齐河建设做贡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开展“每个党员做一件实事”活动,每个党员联系10户群众,向群众“问计、问需、问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全县“春蕾女童”救助活动,62名党员分别资助一名“春蕾女童”。院党支部每月组织一次“讲奉献创和谐”义务劳动,党员干警走上街头,参加义务劳动。三是清廉执法树形象。<扎实开展 “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警到院“检察官自警室”进行警示教育,聘任了5名人民监督员,建立了与纪检监察机关对接制度,加强对执法办案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督。院党支部推行“自警信息提示”制度,将廉洁执法、办案安全、机关效能等要求编成警句,每周发短信到每位干警手机上,每日以屏保文字显示在电脑桌面上,激励全体检察人员时时自警、自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制定了“十项承诺”,通过媒体向全县党员群众公布,坚持做到“不办关系案、人情案,不违反规定干预工程建设”。该院“两房建设”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经过党组会研究决定,并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1000元以上的全部公开招投标,工程结束后,对资金使用情况全面审计并公布,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五、服务中心突出“实”,推进幸福齐河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立了300平方米、自动化水平高,集声、光、电于一体的“齐河县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已开展警示教育活动6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7500余人。对政府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督,加强投资安全的司法保护。深入工地、企业对道路施工、物资采购进行现场监督12次。二是与税务、水务、环保部门会签文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保护环境资源。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2件,挽回国有资产1670余万元,仅督促齐齐发大市场交纳所欠税款及滞纳金就达1500余万元。三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帮助健全完善安全防范制度70余项,同时与10所学校建立起检察官联络员制度,预防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四是全面推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2010年齐河县检察院与县财政局、人社局等9个部门签订了《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意见》,协调有关部门对3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实行了共计20余万元的救助。今年又建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每年至少筹集30万元,搞好救助刑事被害人或其家属工作。五是实行未成年犯罪全程关注制度。出台了《未成年人犯罪全程关注制度》,实行“3+1全程关注”:“3”是指批捕、公诉、监所三个检察工作环节,“1”是指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失足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完毕后及时融入社会。目前,该院共全程关注未成年罪犯15名,其中2人继续学业,7人步入工作岗位,未发生一起未成年犯重新犯罪案件。 

  (作者系山东省齐河县检察院检察长)

[责任编辑:zywzf]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