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蒙阴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主任张霞。
她托着一个馒头走进看守所办公室。“来,咱今天就看看这馒头份量够不够!”这个高个儿、大眼、黑肤、不怒而威的女检察官,就是山东省蒙阴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主任张霞。
“在驻所检察这个舞台上,咱就是要唱好黑脸。”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她的“黑脸”下面,燃烧着一颗对事业、对群众、对生活滚烫的爱心!
从事驻所检察工作二十年来,她所在的检察室创下了“连续二十年无牢头狱霸”、“全市唯一无超期羁押”、“监外罪犯犯罪率全市最低”的奇迹,检所检察工作连续多年全市第一,成为全市首批被高检院达标通过的二级规范化检察室。她本人也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临沂市“三八”红旗手、首届临沂市“十佳女检察官”等光荣称号。
一、善于监督,看守所人员服她
驻所检察是一个特殊的阵地,稍有放松,就会使监督“失之于软”。住着人家的房子,用着人家的电,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拉下脸来监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蒙阴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主任张霞,在驻所检察工作中,就是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她那种公事公办、丁是丁卯是卯的严格认真劲儿,使多年与之打交道的看守所人员,打心眼儿里“服”。
就拿提审活动的监管来说吧,提审是公检法一项常规性司法活动,越是熟悉的工作越容易麻痹大意,张霞主任及时向看守所提出规范提审活动的建议。坚决杜绝一人提审、提审人都是女同志、警惕性不高等问题。她说:“安全是监管场所的头等大事,这根弦儿不能松。”有一次,本院公诉科的干警去提审,刚提出嫌疑人来,院里却通知其中一名干警赶紧回去汇报案件。这人都提出来了,不提审还真不甘心,于是就向看守所提出来能不能通融一下,这次就一个人提审。看守所人员没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驻所检察室。干警小张就到了检察室拍着胸脯要求:“就这一次,保证不出任何问题。”张霞主任缓缓地说:“如果今天我同意了你这样做,那明天我怎么去监督公安和法院呢?”满以为轻松搞定的事儿,却闹了个大红脸。看守所负责提审的工作人员佩服之余,对提审活动也再不敢有丝毫通融。
就是这种着眼于小处的认真监督,确保了看守所从未因提押等活动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张霞主任的家就安在看守所家属院,与看守所只隔着一道铁门。无论上班时下班后,什么事都别想逃过她的眼睛。
有一天下班后,张霞主任忽然发现看守所外来了一辆红色面包车,车上下来几个提着包裹的人小心翼翼地进了看守所。这个时间来干什么?敏感的她立即跟随到看守所办公室。原来是看守所民警老徐想利用下班时间,让自己的亲戚偷偷会见一下犯罪嫌疑人。张霞主任立即制止了这一私自会见,不留情面地向看守所提出了纠正违法建议。
09年秋天,在我院办理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被关押的嫌疑人与证人突然同时翻供、翻证,且说法一致。张霞主任敏锐地意识到,肯定是有人给嫌疑人互通了信息。她立即开展明察暗访,发现看守所民警李某有给犯罪嫌疑人传递消息的重大嫌疑。她立即协同其他办案人员,对此事开展侦查。此时,李某的家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找到她,求她看在共事多年的份上“高抬贵手”、“大事化小”。她诚恳地对李某的妻子说:“我们毕竟在一起工作了多年,我也很沉重。可法不容情啊!李某就是因为没过了‘人情’关,才出了今天的事儿。大姐你忍心我也犯这样的错误码?”简单的几句话,让李某家人再也不好意思来纠缠。李某以渎职罪被法院判刑,也给看守所人员一个极具震动的教育。
她就是本着一股不容妥协的劲头儿,仅是近几年,就纠正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不当、刑期计算错误等八十五人次,发出检察建议五十余份,提出纠正违法一百余次,有力地维护了监管秩序。多年来,看守所所共关押各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上万人次,未发生一起违法关押和释放事件。
二、人性化管理,杀人犯跪她
在对犯人的监管活动中,张霞主任不断强化驻所检察监督措施,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积极倡导和推动监管场所人性化管理,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06年秋天,被判处死刑很快就要执行的杀人犯杨某突然提出申诉,说自己被拘留时有四千元钱被沂源县公安机关扣押。张霞主任问他为什么以前没有提起过此事,杨某戏谑地说:“我寻思说了也是白说,猴子嘴里还能倒出枣来吗?!”刑期在即,一定要尽快查清此事。可是女儿小星却患急性脑炎,正在住院。说起这脑炎,张霞主任有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事。那就是她曾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四岁时罹患脑炎,因救治不及时夭折了。因此,对脑炎她总是心有余悸。怎么办?看着发烧的女儿,她充满了担心。可时间紧迫,不容拖延。她想,绝对不能让杨某离开这个世界时还带着对法律的偏见!她狠狠心,踏上了去沂源的路程。由于沂源县公安部门人事调整等原因,张霞主任连跑了三趟沂源,才终于为杨某追回了被扣押的四千元钱。杨某行刑前夕,要求见张霞主任。当看到张霞主任时,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哽咽着说:“我没想到你这么把我当人看!可惜我没有机会感谢你了!”
仅2000年以来,张霞主任就为在押人犯追回合法财产六万余元。
为了营造人性化环境,张霞主任建议监管场所畅通亲情感化渠道,开展亲情团聚、亲情通话、亲情规劝等人性化活动。允许遵守监规,各方面表现好的在押人员,经过批准,与亲人通话、会餐、团聚,大大促进了在押人员的思想转变,保证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押人员李某进看守所后拒绝进食,监管干警进行教育规劝仍不吃饭,张霞主任了解到他的精神包袱后,请来了他的妻子和儿子进行亲情规劝,做思想工作,李某终于在亲情的感动下,逐渐开始进食,并自觉接受管教。
为了尽最大可能挽救、教育未成年在押人员,张霞主任与监管部门联合成立了“未成年在押人员监管教育小组”,建议设立了“未成年人监室”,定期召开例会,共同分析研究监管教育措施。实现了分类羁押,防止交叉感染。
09年秋天,少年盗窃嫌疑人王某那冷漠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张霞主任的心。王某父母离异,由于缺少家庭温暖,不知不觉中同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厮混在一起,开始了小偷小摸。王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待办案人员的提问,几乎都是用沉默来对抗。这种态度对王某的审判将十分不利,张霞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次翻阅卷宗时无意中发现,再过几天就是王某十七岁生日。生日这天,张霞主任特地让食堂给王某改善了伙食,自己还给他买来一个生日蛋糕。王某开始仍是一副不领情的样子。但当张霞主任告诉他:“你和我儿子一样大”,并伸手帮他擦去脸上的奶油时,王某冷漠的眼神开始有了缓和。在张霞主任母爱般的感化下,王某不但检举揭发了同伙的犯罪,还主动提出要为学校的学生现身说法,警戒他们不要犯自己同样的错误。王某通过录音现身说法,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王某也因此获得了宽大处理。
张霞主任还制定了对特困在押人员及家属扶助制度,通过各种渠道为在押人员及家属提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稳定在押人员的情绪。在押人员张某在被羁押期间,情绪极不稳定,时常违犯监规,对监管人员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张霞主任发现这一情况,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思想教育时,了解到张某家中经济困难,正在上学的孩子面临辍学。张霞主任积极协调张某所在村对其家属在生产生活上进行帮助,学校也同意减免学习费用。当听到孩子背着检察官送的书包重新回到学校的消息时,张某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抵触情绪,不仅自己遵守监规,认罪悔过,还积极帮助监管干警做其他在押人员的思想工作。
张霞主任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加大巡查等方法,坚决对牢头狱霸苗头进行打击、监管。有效维护了监管秩序。几年来,她还为22名犯罪嫌疑人家属争取到了低保,帮助30多名在押人员通过自学、观看教学录像、实践锻炼等方式学到了一技之长,帮助6名未成年人完成了初中或高中学业。并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及时发现杜绝了一自杀事件发生,帮助看守所消除安全隐患10余起。
三、一身正气,心术不正的人怵她
常言说骨肉情深,被关押的人犯虽在“笼中”,可牵动的是社会上亲属的心。因此,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从看守环节做文章。
2007年,张霞主任发现判决已经生效的罪犯赵某,不符合留所执行的条件,却仍然没有被移送到监狱执行刑罚。这时候,一位本地颇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突然在一个晚上让熟人领着来到了张霞主任家。该企业家委婉地暗示,赵某是他的外甥,担心被送到监狱去受罪,想办理个留所执行。看守所那边已经进行了通融,只要张霞主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不会亏待她的。说着就把一个厚厚的信封往沙发坐垫下塞。张霞主任急忙制止了她,不软不硬地说:“如果您是为这事来的,请理解我不能帮忙!”这位企业家没想到张霞主任这么不给他面子,气急败坏地走了。第二天,张霞主任就对赵某的执行问题向看守所提出了监督意见。
有一年临近春节,她在对一份假释裁定进行审查时,发现了问题。印象中,罪犯李某是累犯,按照法律规定,累犯不适用假释。李某犯罪前经商,在社会上也属于财大气粗的一霸,听说为了减刑他的家人没少活动。她立即搬出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确认查实。就在这时,县里有位领导托人捎话给她,请她对此事给予“关照”。罪犯家属也气急败坏地打来威胁电话,让她“少管闲事”。她哈哈一笑,如实向院领导提出了纠正违法的意见,并立即启动纠正程序,向作出假释裁定的法院提出了纠正违法,及时纠正了一起错误假释案件。
09年夏天,在对外执犯考查时,发现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缓刑的刘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不思悔改,继续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厮混,大错不犯但小错不断。张霞主任立即向公安机关提出撤销刘某缓刑的建议。这时,有人“好心”地提醒她:“听说这刘某是黑帮里头的,都在一个小城里住着,还是别太较真了!”张霞主任扬扬眉毛:“我上不愧天,下不愧人,内不愧心。难道要怕这帮小混混吗?”
张霞主任就是这样以可昭日月的坦荡和清白,守护着监管场所的一方蓝天。
三、一肩双挑,公公临终前最想见她
熟悉张霞主任的人都知道,她是工作、家庭两副担子一肩挑,里里外外一把手,样样出色,受人夸赞。
09年盛夏,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心肺病复发,住到了医院。此时正是争创全国二级规范化检察室的关键时期。一对儿女也正面临中考择校问题。张霞主任恨不能把自己分成几个人来使用。上班时间,她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琐碎的创建准备中去,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下了班,先给孩子做好饭,再风尘仆仆地赶往医院照顾母亲。常常是忘记了自己吃饭,常常只是在病床边打个盹儿就算是休息。她对年迈的母亲却总是那样细致周到,对工作也从来没有因此而疏漏大意。劳心劳力,一个月下来,她整个人都瘦脱了形,让人看了心疼!
张霞主任对公婆也是出了名的孝敬。公公病重期间,张霞主任像亲女儿一样为老人洗洗涮涮、端屎端尿。公公病危弥留之际,告诉家人他最想见的就是三儿媳妇张霞主任。张霞主任匆忙从工作岗位上赶到医院时,公公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只是久久盯着这个比自己的亲闺女还要贴心的儿媳妇,眼角慢慢流出了眼泪。张霞主任知道公公放心不下婆婆,就对公公说:“您放心吧,我会好好待婆婆的。”老人这才欣慰地闭上了双眼。张霞主任只要有空闲,就到婆婆那里看一看,有没有活儿要干,没事儿就和老人聊一会儿。而每次去,总忘不了带上老人爱吃的水果点心。婆婆逢人就夸:“有这样的儿媳妇,是俺前世里修来的福气!”
四、乐观豁达,同事们最亲近她
张霞主任乐观、豁达,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其实,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担,使她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但无论走到哪儿,她总能感染周围的人。成为同事们心中最愿意亲近的人。
每次院里有文艺活动,张霞主任京剧《智斗》中阿庆嫂的演唱总是成为活动的压轴戏,那高亢、敞亮的唱腔总是带给大家一种畅快和淋漓。
08年院里组织元旦晚会,有人提议中层女干警出一个节目。别看这些女科长平时在工作中都是好样的,可对着话筒却怎么也唱不好一曲《茉莉花》。张霞主任作为大家的贴心大姐,说话做事很有号召力的,她说:“不行,咱中层女干部不能输在这个节目上。咱们一定要出一个精彩的节目。”她果断地把节目改成了扭秧歌,并设计动作,悄悄带领大家抓紧排练起来。当元旦晚会的大幕拉开,中层女干警随着一曲热烈奔放的《快乐中国年》,挥舞着红绸带扭上舞台时,台下是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对工作,对生活,对亲人,对群众,张霞主任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她有一种骨子里的要强。有时她会有些遗憾地说:“有人说我太要强了,就少了女人味儿了。我也想多一些女人味儿,可我没有那个环境和条件。”
如果说张霞主任少了些女人味儿,那只是少了些小女人的扭捏作态。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闪亮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迈,袒露的是一颗滚烫、赤诚的博大情怀。她是一个让人钦佩的女检察官,一个具有淳厚女性美德的出色女性!
(作者单位:山东蒙阴县检察院 )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