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肖斌的办公室干净简洁,几盆郁郁葱葱的绿植是仅有的装饰。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这间办公室的格局稍显特殊。在肖斌办公桌的后方,用一套一人多高的深色组合柜隔出了一块相对隐蔽的空间。在这个四五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一张特殊的“复健专用床”和一张样式简单的轮椅。
肖斌因病下肢瘫痪已经5年了。尽管身体状态非常不好,还需要时刻忍受疾病带来的全身疼痛,但与记者谈话时,他始终把腰杆挺得笔直,如同一尊庄严的雕像。藏青色的检察制服穿在他身上,贴身、笔挺,仿佛制服有种力量,与肖斌互相支撑着,共同坚守着他的岗位、他的信念。
办案900起无一错案
“肖斌干公诉那会儿,小伙儿形象好,业务也好。往公诉席上一站,特别提气!他后来去反贪局,带着大伙儿打了不少漂亮仗。这么优秀的人,没想到现在站不起来了……”顺城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科长王业幸这样感慨着。
1995年,肖斌通过自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检察机关,这一年,他31岁。内勤,是肖斌的第一个岗位。案件受理登记,统计报表,法律文书管理、送达……繁杂而又琐碎。这样的工作,很不起眼,连家人都开玩笑说,一个大男人干起了“穿针引线”的细活儿。肖斌没有一句抱怨,只是埋头苦干。公诉部门的法律文书太多,查找起来极不方便,他就找来材料和工具,自己动手在木制文件柜中多钉了几道隔板;当时所有的账、簿、表、册都是手工填写和汇总,让人看着都头疼,但肖斌却处理得井井有条、规范整齐。3年间,经他管理的50余种新旧法律文书、上百项内容的统计报表,近千人次的法律文书送达,以及有关领导或部门随时要求上报的各种公诉材料等,从未出现半点差错。
“厚积”使肖斌在几年时间成了骨干。1998年,肖斌获得抚顺市检察系统法律知识竞赛第一名;1999年,获全市检察系统出庭公诉竞赛第一名;2000年,成为顺城区检察院首批主诉检察官之一;2002年,被授予“省级优秀公诉人”荣誉称号……
2004年7月,肖斌担任顺城区检察院反贪局代局长。虽然他在这个位置只工作了短短的7个多月,但取得的成绩却足以写进顺城区的反贪史。从市院移交的某医院医疗器械科原科长徐某涉嫌受贿7000元的案件线索入手,肖斌带领全局干警从外围查起、从内部突破,一举挖出了徐某受贿100多万元以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犯罪事实。这是顺城区检察院建院以来查办的数额最大的职务犯罪案件。
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2005年,肖斌被任命为顺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从普通工作人员到公诉科长,再到反贪局长、副检察长,十余年中,肖斌共亲自办理和指导办理各种案件900余起,至今未发现一起瑕疵案和错案。就在肖斌在事业上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时候,悄然而至的病痛如同一滴浓墨,在水中弥漫成遮蔽光明的黑雾。
大楼起来了,他却病倒了
在顺城区检察院,肖斌一直以敬业著称。常年加班加点的辛勤工作让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增生。但他都没有太在意。因为不想耽误工作,他甚至从来没上医院接受过系统的检查和治疗。
2005年,顺城区检察院要建设新的办公楼。领导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刚刚当上副检察长的肖斌。这时候,肖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严重到上下楼必须扶栏杆的程度。但是想到盖大楼是院里的大事,他没有推托,而是欣然接过了这副重担。
“我们院能盖个办公楼不容易。一定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还要保证质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肖斌在工程建设的几个月里,每天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施工第一线。为了节约开支,他在购买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时都货比三家,优中选优。为保证工程质量,他更是每天楼上楼下、楼前楼后地转个不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纠正。
就在肖斌为盖楼四处奔波时,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严重。有人劝他赶紧去医院好好查一查。可是这时,大楼工程正处于关键时期。“一直都是我在跟那么多部门打交道,如果我这个时候撂挑子,前期的这些沟通就白费了。”想到这里,肖斌咬了咬牙,擦掉额头上的冷汗,拒绝了同事们的好意,继续在建筑工地上坚持着。为了减轻疼痛,他不得不扭着身体斜着走路,实在忍不住了,就吃点去痛片挺着。
仅仅用了6个多月,顺城区检察院的办公楼就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办公楼集办公、办案、技术、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完全符合高检院“两房”建设要求,该工程被评为省优质工程。2005年底,检察干警们欢天喜地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办公室,一改以前6个人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办公的窘迫局面。
2005年12月,办公地点搬迁工作全部完成。松了一口气的肖斌这才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强迫”下走进医院。医生的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此时的肖斌,全身竟然有五处骨折,脊柱已经扭曲成了S形。更可怕的是,他的脊髓管内因为积水过多,造成蛛网膜与脊髓广泛粘连,大面积压迫神经而无法剥离。
“你要是早来三五个月,还有希望康复。现在,恐怕很难治好了。你还这么年轻,怎么这么不爱惜身体?”医生的话如同一枚钢针,狠狠刺进了肖斌的心。
尽管先后接受了两次手术,但肖斌的下肢还是渐渐失去了知觉,丧失了行走能力。更可怕的是,因为神经障碍,他的右上肢也出现了问题,右手开始麻痹。别说像以前那样流利地写字,就连拿起筷子吃饭,都成了一件难事。而那一年,肖斌才刚刚41岁。
他乐观奋斗的精神鼓舞着身边的人
面对打击,多少个夜晚,肖斌辗转反侧,整夜无眠。
一天又一天,肖斌把自己关在家中,一言不发。他一次次地自问:“腿残了,梦就要随之破灭吗?”“不像以前那样辛苦,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报酬,但那样的人生意义何在?”
答案开始清晰,激情再次复燃!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肖斌已被病魔击倒时,一个月后,他却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里。
“我来上班了!”面对着同事,肖斌笑容依旧。
身边的人也有过这样的疑问:“身体都这样了,还干啥?上不上班都开这些钱,还上啥班?”
肖斌告诉记者,他如今还在岗位上,分管办公室、调研和案管等工作,这是组织对他的关照,是组织上认为他还能为检察事业作些贡献。
脊椎病变,使肖斌身体的很多部位每时每刻都在疼痛,但坐在轮椅上的他仍如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状态,“拧”在业务里,“钉”在岗位上。为了适应病后的工作和生活,少麻烦别人,肖斌尽量少喝水、少吃稀的食物,以便控制去卫生间的次数。通过强迫训练,他现在已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起居规律。
腰椎和颈椎刚做完手术时,神经障碍致右手握不住笔而无法写字,肖斌就练习用左手写字,在2006、2007年,他就是用左手工作。从2008年开始,右手功能逐渐恢复,他就练习右手写字,现在肖斌双手都可以较为自如地写字,政治理论学习笔记、集体组织的各种学习问卷,他都自己独立完成,一次不落……
2007年7月,抚顺市检察院在顺城区检察院举办全市检察机关“强化管理年”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介绍该院的管理经验。肖斌撰写的《如何加强行政管理,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整体水平》的论文获得省法学会“盼盼杯”二等奖。2009年,肖斌主抓该院档案晋级工作。他克服人员少、时间短、工作量大、要求严、标准高等困难,和办公室的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如期完成了晋级任务,成为抚顺市检察系统执行档案工作新标准以来第一家,也是顺城区第一家特级档案管理单位……
从检15年来,肖斌获得了很多荣誉。今年3月初,辽宁省检察院党组决定为肖斌荣记个人一等功,并作出全省检察机关向肖斌学习的决定。此外,肖斌还三次荣立三等功,是省级优秀公诉人,抚顺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抚顺市政法人物特别奖获得者,被誉为抚顺政法战线上的“活雷锋”。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