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检察频道>>人物

吕俊豪:扎扎实实做事

时间:2011-06-09 17:25:00  作者:郭丽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中等偏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果敢坚毅的目光,匆匆的脚步,他就是河南省漯河市“优秀政法干警”、源汇区“十大优秀青年”,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的漯河市源汇区检察院控申科科长吕俊豪。 

  翻阅吕俊豪的简历,一位甘于奉献、勇于拼搏、励精图治的新时期检察干警的形象跃然纸上:1997年工作自今,他把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对检察事业的无限衷爱全部倾注到具体工作中。在他负责办公室工作期间,办公室连续5年在全市检察机关评比中被评为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市级“青年文明号”;担任控申科科长后,控申工作连年在全市检察机关评比中名列第一,被院党组评定为一级部门,荣获“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等荣誉。 

  严审细查线索,坚决惩处腐败 

  “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依法惩处腐败分子”、“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近年来“反腐倡廉”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控申科科长,吕俊豪深知人民群众对各种腐败现象的切肤之痛和对各类腐败分子的切齿之恨,也深知人民群众对反腐的斗争所寄予的殷切期望。 

  在初查案件时,他线索抓得准、叨得实,依靠他深厚的法律功底,认真细致开展初查,严惩各种腐败行为,使违法犯罪分子认罪服法,无处可逃。在该市沿河改造过程中,申科举报中心得到线索,市有关部门部分工作人员对村民提供的土地证不认真审核鉴别,致使部分假土地证蒙骗过关,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吕俊豪听取汇报后,顶住重重压力,立即组织精干人员展开初查,经过缜密初查,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5人因涉嫌玩忽职守罪、1人因涉嫌贪污罪被立案侦查,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擦亮控申“窗口”,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控申举报部门是检察机关的“窗口”单位,是检察机关的前沿阵地。由于其工作性质是直接面对百姓,其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检察机关的形象。吕俊豪担任控申科科长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锤炼出对党的事业的一腔赤诚。接待来访群众,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四声”、“五个一样”。即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反映问题有回声;对生人和熟人来访一个样、对初访和重访一个样、对干部和群众一个样、对大事和小事一个样、对原告和被告家属一个样。2010年以来,该院控申科共受理各类举报控告30多件,接待来访群众120多人,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检察事业的一腔赤诚,树立了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2010年高检院和省院联合对“文明接待室”进行评比验收,由于该项工作时间跨度三年,内容涵盖控申部门全部工作,再加上机构人事调整,很大一部分材料缺失,工作量极大。作为部门负责人,吕俊豪向院党组保证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立下军令状后,他立即带领科室干警加班加点,饿了,在办公室吃袋方便面;渴了,喝瓶矿泉水;困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为了把工作往前赶,他牺牲周末休息、放弃“十一”长假,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准备材料。由于工作认真,材料祥实,准备充分,该院顺利通过了高检院和省院的验收! 

  检察便民服务在身边,解决纠纷在一线 

  吕俊豪善于工作、勇于创新,2008年他对内制定实行《源汇区人民检察院信访管理办法》,在全市检察机关率先推行红、黄、绿三色信访风险评估和四等级信访责任追究,以风险评估提高前期预见性,以责任追究提高工作责任心。该办法实施后,漯河市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进行了推广。 

  2011年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稳妥地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全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根据区划后新划入的乡镇农村不稳定因素较多的现状,吕俊豪制定出台《“上下一体化、网络联动化”下访巡访实施意见》,在全区八个乡镇社居委设立检察机关法律服务站,每个乡镇社居委聘请一名联络员,负责收集信访信息,畅通信访渠道,把矛盾隐患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吕俊豪常说:“工作没有好坏高低之分,从事什么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态度,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扎扎实实做事,做扎扎实实的事;清清白白做官,做清清白白的官;堂堂正正做人,做堂堂正正的人”。这是吕俊豪始终牢记和认真践行的人生格言,也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凡业绩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zywltz]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