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99年从部队转业,成为了秦都区人民检察院一名普通的司法警察;
他,患有帕金森和高血压,却在驻秦都区看守所检察室的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
他很平凡,却每天和一个特殊的群体打着交道;他又很执着,不管工作如何辛苦,他都选择坚持,真诚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享受着这平凡的工作带给他的快乐。
“他把工作看得比病痛还重!”
“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在监区里有没有人欺负你?”
“你对我们的工作有没有什么意见?”
在秦都区看守所见到陈勇时,他正在和一位在押人员“聊天”。
陈勇1964年10月生于咸阳市秦都区,1982年10月参军,1999年9月从部队转业到秦都区人民检察院,从事驻秦都区看守所检察工作,一干就是12年。
陈勇以前在部队时就查出有轻微的帕金森症状,从部队复员转业到秦都区人民检察院后,病情慢慢恶化。现在走路时,他的腰已直不起来,整个身子往前倾,像要往前栽倒在地上;两脚也抬不高了,走路时右脚尖老蹭着地面,但步子依旧迈得很大,两手不停地颤抖。
“我的身体啊,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才谈话十来分钟,陈勇的衬衫已湿透,额头汗珠不停地往下淌,“即使大冬天里下着雪,我整天照样要出汗”。
单位领导也考虑到陈勇身体原因,多次表示让他转到一个稍微清闲的岗位,但每次都被陈勇拒绝了,“我干了这么多年,我打心里喜欢这份工作。”
陈勇1999年进入检察系统后,从未接触过法律知识的他为了早日进入角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陈勇一边向身边其他干警学习,另一方面他还参加了成人自学考试,并与2006年取得法律专业大专文凭。此后,又完成了成人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本科阶段所有课程的自学。
12年来,陈勇同在押人员谈话达3000余人次,向相关单位发《纠正违法通知书》80余份,解决在押人员思想问题240多人次,他从事驻所检察工作以来,秦都区看守所从未发生过重大事故,2003年,陈勇所在驻所检察室被评为“三级规范化检察室”,2004年,该驻所检察室全市第一个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二级规范化检察室”。
陈勇个人也多次被评为秦都检察院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并于2003年被市检察院荣记三等功一次,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
“要把犯人当人看”
2009年11月29日,关押在秦都区看守所的何某最后一次走出了囚禁他的监室,被押往法场执行死刑。然而,在押赴刑场的最后时刻,他突然向法警提出一个要求,自己想见一个人最后一面,那个人便是陈勇,“陈检察,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的管教,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一个曾经是“刺头”的死刑犯为什么会对一个驻所检察干警心怀感激,并能够平静地面对法律的惩罚呢?陈勇和他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何某曾经是秦都区看守所最为头疼的重刑犯之一,刚送进看守所时,情绪暴躁,思想压力大,屡次闹事,后来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何某的情况引起了陈勇的注意,他仔细问案情、看卷宗,重点做何某的思想工作,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和何某“闲谝”半个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何某慢慢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
陈勇时刻了解在押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在押人员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他们亲切的称他为“陈检察”。陈勇在工作中一直强调:“要把犯人当人看。”
在押人员李某说:“陈检察是个好人,态度和蔼,不摆架子,像父亲一样照顾着我们,遇到问题时他会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解答。”
为了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近几年,看守所平时关押人员均在500人以上,陈勇除了每天 “一志一帐六表”填写工作外,自己又制作缓刑、假释、减刑、留所等各类情况分册登记表,坚持每天至少到看守所号舍内巡查两次。
在驻所检察中,陈勇能严格依法办事,从不徇私情,对于看守所干警管理上的失误或过错,他坚决提出纠正,对看守所管理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检察建议。
2002年的夏季温度偏高,由于看守所的关押室都是一层的水泥平房,关押室内白天温度近40度,导致在押人员中暑现象屡屡发生,经陈勇多次建议,秦都区看守所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给关押室房顶上加盖了防晒板,使夏季关押室的温度明显下降4—5度;2003年8月,陈勇在巡查时发现有个别在押人员拉肚子,究其原因,结果发现灶上“雪里红”咸菜有异味,于是立即建议将其倒掉,避免了更多人员生病。春秋两季在押人员中是否有疥疮,冬季是否有感冒,关押室内是否有铁器,木器等,都是监督的重点;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为了做好在押人员的思想稳定和人身安全工作,陈勇十多天都没有回家,吃住在看守所,从而确保了看守所内的安全稳定。
除此外,陈勇在巡查中对一些关押时间偏长的在押人员,他就主动询问其案件进入的诉讼阶段,掌握其诉讼阶段的时间,对于稍长时间的,就亲自向办案单位打电话,了解情况,提醒办案时限,对于个别案件在某诉讼程序上有超期的,立即向办案单位提出纠正,保障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他仅因父亲住院休过一次年休假
看守所本来是关押犯罪嫌疑人和短期关押的罪犯的场所,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是有限时间的关押,而看守所干警长年工作在所内,有的干警开玩笑说,他们是“无期徒刑”。而对看守所执法工作的监督和对在押人员的教育,陈勇经常是独自一人。
监管工作出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出事情的话,就是通天的大事,社会影响也比较大。陈勇一直说,“累确实是累,但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就要喜欢自己选择的,只要我一天在岗,就要做好一天的工作。”
陈勇常年坚持在驻所检察室工作,从不迟到早退,虽然身患帕金森综合症多年,但他始终带病坚持工作,在检察室工作12年来,仅因父亲生病住院休过一次年休假,“现在想想,心里有点愧对他老人家,但所里的工作一天没我可不行啊”陈勇这样说。
陈勇热爱检察事业,视工作如生命。即使是他父病故过周年,也仅回家半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你想干,就有永远干不完的活”。
《2011年感动中国》中给孙炎明的颁奖词写道:“……,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
陈勇同志,就是秦都区人民检察院的“孙炎明”。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