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检察频道>>人物

石红平:她有一颗博爱公正的心

时间:2011-06-28 15:26:00  作者:马启洲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敬业,她有一颗赤诚的心;办案,她有一颗公正的心;拒腐,她有一颗清廉的心;帮扶,她有一颗慈爱的心。这就是全省审查批捕办案能手、全市优秀检察官、三等功荣立者、区巾帼建功标兵、区劳动模范——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石红平、这位一级女检察官从检二十五年真实心迹的客观写照。

  敬业,她有一颗赤诚的心

  对事业,她执著地追求,一片赤诚,一腔浓情。1986年,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她从仙桃市工商行政部门调入检察机关工作。1988年至1990年,组织上将石红平选送到中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离职学习。1998年元月,石红平从仙桃市检察院调入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科工作。她立志要在新的岗位再创新的业绩。当时,正值新的《刑法》、《刑诉法》实施初期。为了迅速适应新的需要,她深入钻研一本本新的法律书籍,反复研究一个个新的刑事罪名,很快进入了新的角色。经她办理的大案要案和疑案难案,没有一件“卡壳”的。凭着对检察事业火一般的热情,她在工作中总是奋勇争先。为了办案,她克服了孩子幼小、丈夫经常出差在外、父母又不在身边的重重困难。那年国庆节前夕,远在仙桃市的父母多次打来电话,要女儿、女婿、外孙国庆休息回家团聚团聚。谁知放假那天下午,侦查部门移送了一起职务犯罪大案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如果国庆节休息了再来审查,就有可能超过法定审查期限。时间不等人,石红平主动请战承办此案。一年一度的国庆佳节,石红平就是在办公室和看守所审讯室里悄然度过的。虽然苦了,累了,但她心里始终放着这杆秤——事业重于一切。基于她的出色工作,1998年,她被评为全市优秀检察官,并荣立三等功;1999年,她被提拔为审查批捕科副科长;2000年初,她被评为全省“审查批捕办案能手”;1999年和2000年,《荆州日报》和湖北《党员生活》杂志分别以《女检察官的正气歌》和《一片丹心浓浓情》为题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

  2000年上半年,石红平被提任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院检察委员会委员。从刑事检察部门到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这是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凭着她那可贵的爱岗敬业精神,在近四年的工作时间里,她带领全科干警成功办理了一起起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从而使多起久诉不息、经审查后提请法院重新审理的案件得以改判。这期间,石红平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3年,民行科被评为全市先进科室;2004年,该科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创争当”先进集体。

  2005年至2006年,石红平被调任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从“坐堂”审查办案的业务科室到摸爬滚打的侦查一线,作为一名柔弱的女同志,她没有犹豫,没有退却。她心里坚信: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期间,她既当指挥员,又当侦查员;既是查帐员,又是警车驾驶员。风里,雨里,日里,夜里。当何某、葛某贪污、挪用等大案要案被办成铁案时,当她所领导的办案组被评为先进单位时,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丝欣慰的笑容。

  2007年3月,石红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侦查监督科(即原审查批捕科)任科长。该科室多年来一直是全省、全市的先进单位,其中侦查活动监督工作曾一度走在全国的前列。能否继续保持先进并再上新的台阶,石红平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针对本科老同志居多的特点,经过集思广益,她很快形成了工作思路:带好、激活一班人,从管理上要质量、要效益。于是,她在全科实行了一月一自评,一季一互评,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考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全体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全科团结一致,争先创优。干警中有的多次立功受奖,有的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有的被评为全市“检察职业道德标兵”,有的被评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有的被评为“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07年至2009年,侦监科年年被评为院里先进科室,2010年度,被区委政法委评为“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单位”,还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一流科室”。这一项项荣誉,一道道光环,都无不凝结着石红平的无数心血和汗水。

  办案,她有一颗公正的心

  “公平、公正,是执法办案的最高价值取向。不枉、不纵,是侦查监督工作的生命线。”这是石红平审查办案一贯追求的目标和标准。

  2000年7月,石红平受理了一起李某盗窃五金用品案。经审查发现,鉴定的盗窃价值仅超过立案标准100元。物价鉴定是否客观真实?这是犯罪能否构成的关键。出于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她先后走访了5家国营商业部门的五金专柜,了解到此案所鉴定的五金用品价值普遍偏高。经要求重新鉴定,盗窃价值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不构成犯罪。于是,石红平提请对犯罪嫌疑人李某作出了绝对不捕的决定,从而避免了一起错案的发生。

  又如石红平承办的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韩某某、张某某抢劫未遂案。经认真审查复核证据,她果断地提出此案不是抢劫犯罪,只是寻衅滋事行为中的强拿硬要少量钱物未遂,情节轻微,不以犯罪论处,建议不批准逮捕。此意见得到了院检察委员会集体研究的一致认可。

  在准确定性定罪,严防错案发生的同时,石红平对那些严重刑事犯罪者却是那般的铁石心肠,总是深究细查,确保不漏一罪一人。

  2007年4月,石红平受理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张天银、张大贵盗掘古墓葬案。经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张天银等人在盗掘古墓葬时,还有一名绰号为“大脑壳”的犯罪嫌疑人参与作案,但公安机关却未对其立案侦查。经提请检察长决定,向公安机关发出了《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经公安机关对“大脑壳”立案侦查,得知此人为李立军,并将其抓获归案。后经批捕、起诉,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李立军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0元。此案后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精品案例。

  2010年6月,石红平在审查公安机关以涉嫌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提请批捕的徐军、鲜应天一案时发现,同案人王丹(女20岁)涉嫌贩卖毒品,但公安机关却未将其同案报捕。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涉毒犯罪行为,石红平毫不心慈手软,毅然决然地提请检察长决定将其追捕归案。因其系从犯、初犯,法院依法对王丹从轻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000元。

  据统计,石红平自担任侦监科科长四年来,该科共依法审查不捕32人,依法追捕20人,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5人,依法纠正公安机关不当立案7人。既依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该科依法追捕的孙春雷盗掘古墓葬案,法院于2010年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从而创下了荆州区人民检察院自建院以来追捕案件的“量刑之最”。

  拒腐,她有一颗清廉的心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是大家对石红平清廉执法的一致赞誉。从检数十年来,尤其是从事审查批捕工作以来,在经办各类形形色色的案件过程中,经常有人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向她说情打招呼。但她总是时刻铭记“清生明,廉生威”的千年古训,总是始终恪守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和办案纪律,总是刚正不阿,秉公办案,坦然应对,无私无畏。

  2009年10月,侦查监督科受理了一起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黄某等4人团伙非法经营卷烟案。从受案的第一天起,说情者就接踵而至。既有省里、市里的干部,也有同学、朋友;有的送红包,有的送购物卡。但都被她一一严辞拒绝,依法对该案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作出了批准逮捕决定。

  今年元月,石红平受理了一起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此案涉案金额800余万元,使国家损失税款近百万元。上门说情者先是要给个人的“疏通费”,后是要给科室的“赞助费”,要求为其开“绿灯”放行,但都被她斩钉截铁地挡了回去,坚持依法履行了审查批捕职能。

  近年来,石红平共拒绝说情吃请数十次,共拒收礼品、礼金数万元,石红平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说到石红平,有人曾说她是个“铁面人”。每当听到这些议论,她总是笑着说:“宁可人家说我是个无情的‘铁面人’,我也绝不做法律与金钱的‘交易人’。”

  帮扶,她有一颗慈爱的心

  打击犯罪,惩治邪恶,石红平是个一身正气、毫不留情的“铁面人”。但扶贫助困,帮教失足青少年,她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多情善感的“热心人”。

  2008年5月下旬,侦查监督科依法批准逮捕了一起团伙盗掘古墓葬案。其中,荆州区八岭山镇新湾村九组的李金平因受他人邀约两次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周时期楚墓也一同批捕。2008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李金平家生活困难重重:其哥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其母亲近80岁不能自食其力;其妻系恩施山区人,智力障碍,且不善本地农活;其女8岁,读小学二年级;全家借住他人三间破烂不堪的土墙屋,家里一贫如洗。这一情况得到了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在坚持刚性执法的同时,对犯罪嫌疑人李金平的这一特殊家庭倾注柔情关怀。石红平积极响应院党组的号召,发动全科干警捐款捐物,并随院领导一起将大米、食油、现金等亲自送到李金平母亲的手中。后来,石红平还与院女检察官协会一道,将李金平的女儿纳入长期关爱对象,并与其所在学校落实了具体的特殊关爱措施。此后,李金平的母亲逢人便讲:“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检察官。”

  2008年6月,石红平在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张某某等4名在校中专学生伙同社会青年抢劫犯罪案时发现,从犯何某某年龄刚满16周岁。看守所提审时,石红平一番语重心长的法制教育,使他泪流满面,痛哭流涕,抽抽噎噎地述说了他因交友不慎,误入歧途的犯罪经过,并恳求能给他继续学习、改过自新机会。带着强烈的教育、挽救心理和责任意识,石红平忙里偷闲,先后走访了何某某的在校老师、同学和他的家长,一致认为何某某平时表现良好。鉴于上述情况,经与公安机关一道落实具体帮教措施后,她提请检察长对何某某作出了相对不捕的决定,并建议起诉阶段对其不予起诉。此后,何某某洗心革面,在校刻苦学习,现已完成学业,并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每当谈起这段往事,何某某总是深有感慨地说:“多亏了检察官石阿姨,她有一颗滚烫的慈母心。”

  何止这些,石红平还把她那对人民群众的博大的爱心延伸到工作之余,融入到执法办案之外。汶川大地震,她争先恐后,先是积极捐款、捐物,后又积极参加灾后重建的“接对帮困”活动; 工作之余,她热心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送书包、送文具,做爱心妈妈;“双联双带”,她连年为联系户送化肥、送农药、送钱物、送科技资料,积极为他们脱贫致富献计献策。

  随着岁月的流逝,石红平在检察机关已经奋斗了25个春秋。回首过去,现已过不惑之年的她十分珍惜点点滴滴来之不易的荣誉和成就;展望示来,她憧憬着新的希望,迈开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因为她深知:路曼曼其修远兮。

[责任编辑:zywhz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