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丽,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检察院干部人事科科长,一名坚守在政工岗位上六个年头的老政工。
六年来她用恪尽职守的责任感和扎实勤恳的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将点滴小事做到尽善尽美,一摞摞材料、一叠叠报表,记录着她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对检察事业的无限钟爱。
她先后荣获漯河市“三八”红旗手,源汇区“三八”红旗手、“维权先进个人”,一级干警等荣誉称号。所在科室连续三年获得市院单项工作先进,2009年被省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区委评为“助残先进单位”、“计生先进单位”。
甘于奉献,一心为公不辞辛劳
检察政治工作似乎没有业务部门的轰轰烈烈,但是政工部门是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该院干部人事科不仅分管政工、量化考绩、荣誉奖励、队伍建设等工作,还担负起包村富民、帮扶活动、创建工作等临时性工作。
2005年11月,胡艳丽进入源汇区检察院,恰逢该院机构改革,进行大规模的干警人员调整。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她没有退却。为尽快熟悉业务,胡艳丽加班加点熟悉政工工作相关情况,虚心向领导和老同志学习,深入到干警当中了解情况,仅学习笔记就做了三大本,很快就掌握了各项工作基本程序和方法要领,为以后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胡艳丽说:“政工部门对口业务部门多、临时性任务多、需要准备的材料多,工作繁琐,但是重要。把繁琐的事做细致,把平凡的事做扎实,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虽然在综合部门,但她勇争一流的锐气不减,她认真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专项教育活动,编发各类信息、宣传和调研文章100余篇,总结、汇报60余份,整理的材料加起来有两尺多厚。
恪尽职守,六年坚守不言后悔
2006年底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和公务员登记,其中牵涉到干警的个人利益和很多政策性的东西,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胡艳丽从熟悉政策、法规着手,细致查核全院干警的工资、学历等资料,及时准确地上报了较为繁杂的公务员登记,全院干警无一人就此提出不同意见。
六年来,胡艳丽为干警办理履职提职晋级等各种报批手续30余人次,为干警办理检察官等级晋升、工资调动、津补贴报批360余人次,完成干警个人和集体事迹材料撰写、审核、上报150余人次,每项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从未出现任何差错。胡艳丽说:“虽然是小事、琐事,但是关系到每位干警的工作和生活,能为同事们出一份力,能为检察院这个大家庭多做一份贡献,我无怨无悔。”
勇于争先,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2010年5月份,源汇区检察院“省级文明单位”五年到届,迎来文明单位的复创工作,干部人事科是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的职能部门,复创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该院能否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省级文明单位标准高、规则细、要求严,检查的资料覆盖时间长达三年,内容涵盖面广,并且原定于12月份的复检工作提前至8月份。面对种种困难,胡艳丽迎难而上、沉着应对,她认真分析争创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争创方案,保障了复创工作有序进展。她带领干警对文件材料逐一登记编号,制作电子目录,并修改整理各项规章制度160多项,完成了声像档案、照片档案以及排序编目录等工作。
在复创的关键时期,胡艳丽半个多月没有回家,饿了,吃包方便面;渴了,喝瓶矿泉水;困了,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一会。因为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她的眼睛熬红了,又涩又疼,领导让她去医院看看,她担心影响工作进度,只用眼药水缓解一下视疲劳,坚持到了复创工作结束。最终,该院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再次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
没有公诉席上与被告人、辩护人唇枪舌剑的辩论,没有反贪一线与嫌疑人斗智斗勇的较量,但胡艳丽在政工岗位上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甘于奉献、甘于清苦,谱写出对检察事业的无限执着与忠诚。(赵军黎)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