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速读>>新闻快评

科研产品总被偷,能不能事先加强安全防护?

时间:2018-07-11 13:01:00  作者:一苇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新闻:7月10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在浏阳实习基地种的玉米、棉花等科研成果被当地村民偷盗。该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此次被偷盗最严重的是学校获得审批的一个玉米新品种,一旦被扩散出去,损失或达上千万。  

  点评:以2003年的“天价葡萄”被偷案为开端,这些年来,科研院所、高校培育的科研新品种被偷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被偷的品种虽五花八门,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外表平常,但科研价值巨大,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

  围绕偷盗这些科研新品种该如何处罚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卑之无甚高论,只想问一句:投入那么多、价值那么高的科研新品种,咱就不能事先加强下安全防护,为啥非等它被偷了,才回过神来哭诉损失有多大?

[责任编辑:贾潇]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