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百家看法

[法制日报]要金牌不要金牌主义

时间:2012-08-02 09:38:00  作者:郭松民  新闻来源:法制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易思玲家乡燃放1小时烟花,铜牌得主只有两人接机”(7月31日中国广播网)。

  看了这条新闻,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参加奥运会要不要争金牌?当然要争。但凡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运动员,没有一个不想要金牌,毕竟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也是对自己体育实力的一种确认。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奥运金牌还是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金牌很重要,但这并不是说金牌就是我们参加奥运会或者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的目的。在我看来,除了职业运动员,对任何其他人而言,金牌说到底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体育活动的目的,首要的是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是通过体育比赛,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把金牌作为目的来追求,就成了金牌主义或锦标主义了。金牌主义其实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异化,手段异化成了目的。金牌如果成了目的,体育运动就会损害人们的健康而不是增进人们的健康。金牌成了目的,还会损害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甚至同一运动队的队友也可能反目成仇,相互之间因为争夺金牌的关系而成了敌人。

  金牌主义盛行,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和没有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回国后遭遇冰火两重天,说明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金牌上附着了太多的利益,当人们迷失在利益当中,就会忘记了体育运动的目的本身。

  换一个角度看,运动员的水平和努力程度只是能不能摘取金牌的一个因素,还有许多因素决定着你能不能摘取金牌,比如身体状况、气候条件、国内开展这项运动的整体水平等等。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用在体育比赛方面再合适不过了。对运动员,只要他尽力了,即便没有拿到金牌,我们也应该同样为他喝彩,给他掌声。

  要金牌,不要金牌主义。我们的政府和民间都应该走出金牌主义的误区,平等对待每一个作出过努力的运动员。目前虽然暂时做不到完全剥离附着在金牌上的诸多利益,但给每一个从伦敦回来的运动员一个热情的拥抱,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这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温暖。

[责任编辑:zywq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