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百家看法

[中国青年报]"房官"背后有无腐败须彻查

时间:2013-02-05 09:10:00  作者:傅达林  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如果缺乏前置性的财产公示,事后又缺乏及时权威的执法调查,那么即便是官员继承下来的合法财产,也容易陷入被质疑的境地。   

  针对网曝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政委张秀亭拥有十余套房产一事,新华社记者从牡丹江市委外宣办获悉,在网上对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政委张秀亭房产状况进行曝光前,牡丹江市纪检委和市检察院就已经全面介入调查,张秀亭也已从原岗位调离。张秀亭及其前妻王洪君房产的来源及相关情况都在进一步核查当中。

  无独有偶,网传陕西神木县农商行副行长杨利平也在北京有12套房屋。

  当前社会公平诉求高涨,不断爆出的“房”字辈官员,更显刺眼而伤神。有些普通百姓一辈子不见得买得起一套房子,一些官员的房产数量却多得足以令人生疑。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官员的工资收入很难有如此大的购买力,法律也不允许官员兼职或经商,其买房的钱从哪来?基于生活常识,民众对“房官”的质疑乃在情理之中。

  因此,对于官员暴露出的超乎寻常的财富,理应当做案件线索予以追查,这是依法从严治官的必然要求。法律对官员的治理规则,就在于以一种“有罪推定”的思维予以设防。要知道,对官员多套房产的执法调查,并不是非要掌握了多少房产不合法的证据,而是建立在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逻辑基础上。任何官员只要对自身超常的财产来源无法自证清白,就可能涉嫌腐败,就有必要进行彻查。

  就“东北房哥”而言,目前的辩解并没有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这么多房产的来源渠道究竟是什么?是否完全合法正当?归入离婚妻子名下的房产,是婚姻期间购买还是婚后购买的?其中有无当事人参与?两人在法律上早已离婚,缘何在员工眼中仍以夫妻名义出现?是否存在“假离婚”的现象?部分产权证连号,说明一些房产是同时购买的,这更加折射出当事人的非凡“购买力”。一个极具迷惑性的辩解是家产所得,但这种家产的继承究竟有何证明?如果这些问题都难以说清,那么“房官”的清白便很难洗脱。

  法治社会,财富的积累本应建立在公开公平的机制之上,官员的财富更是由于关联到公权的廉洁性,向来都是民众质疑和关注的对象,也是肃贪执法部门紧盯不放的重要线索。可见,不断曝光的“房官”事件,既折射出当前一些地方对官员执法监督力度的式微,也从反面警示建立官员财产公开机制的必要。如果缺乏前置性的财产公示,事后又缺乏及时权威的执法调查,那么即便是官员继承下来的合法财产,也容易陷入被质疑的境地。由此观之,官员财产的公开与调查,既是力行反腐的必要装置,也是确保无辜官员不受无端猜忌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zywyuxiao]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