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百家看法

[人民网]民生实惠如何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时间:2013-03-12 18:20:00  作者:付 彪  新闻来源:人民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3月6日,习近平参加了辽宁代表团审议。习近平认真听取和记录,不时询问情况,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调查中涉及的收入增长、生态环境、农民权益、医疗保障和政府改革等领域的期盼和要求,都一一作了“回应”。这些关乎千家万户、各方利益的民生“硬指标”,是政府向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给百姓今年的新希望。

  承诺贵在践诺。如何把报告中提出的民生“硬指示”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

  人们已经注意到,充盈民生温情的“国家账本”已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今年的预算报告首次编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6550.81亿元,增长13.9%;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13799亿元,增长11.4%;还将继续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这些都是中央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最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国家红利”。

  民生无小事,也无易事。中央的决心坚定、措施具体、目标明确,各级也要以“情为民所系”的情怀,始终把精力用在为民排忧解难上,把心思用在保增长、求发展上,把劲头用在转作风、抓落实上。凡是定了的,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凡是承诺了的,就要不折不扣地给群众兑现,绝不能放空炮、开空头支票。

  靠实干兑现承诺,靠实干改善民生。这样,中央提出的民生“硬指标”,作出的庄严承诺,才能真正落实到基层,群众才能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责任编辑:zywq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