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哈工大学生去上课像登机”话题登上热搜。在暴雪天气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穿着短袖,吃着雪糕,从容地在暖廊中穿行,5分钟内可直达教室、图书馆、食堂、公寓、公寓体育馆。
对于学校建设暖廊,校方的解释是,此举是为有效缓解极端天气对校园生活的影响,提升师生校园生活便捷度。而网友对此意见不一,有人点赞“这是别人的学校”,希望本校也有这样的暖廊,给同学们冬天的温暖,也有少数网友质疑,花钱建设暖廊没有必要,不要让学生生活在温室中,“学生们难道就这么弱不禁风吗”?
诚如校方所言,建设暖廊确实是便利学生的人性化举措。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条件,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全世界的一流大学在招生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其舒适、方便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办学条件,与鼓励学生刻苦奋斗并不矛盾。学生的刻苦奋斗精神,不是体现在寒冷环境中学习、科研,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学习、科研过程。
记得多年前,针对学校宿舍、教室里没有空调,很多学生呼吁学校安装空调,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当时也有人反对,质疑大学生“太娇嫩”,以前没有空调不也过来了,上大学不是去享受的。而现在,这样的质疑声已经很少了。宿舍有空调还成为学校招生吸引学生报考的必备条件。其实,在很多家庭都安装空调的背景下,学校宿舍还没有空调,是不能用让学生们学会艰苦朴素来解释的。安装空调是为了给师生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而不是什么养尊处优。
同样,地处东北的高校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在校园里建设通往教室、体育场、公寓等的暖廊,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受暴雪天气的影响,这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好事。当出现极端天气时,暖廊的作用就会更明显,学生可不受任何影响,从公寓出来,到教学楼,去图书馆、实验室。暖廊把校园变为一个宜学宜居的学习生活综合体。这一消息报道后,原来担心东北天气太冷犹豫报考哈工大的学生、家长就动心了。可以预计,暖廊会成为哈工大今后招生宣传吸引全国学生报考的“亮点”之一。
有媒体在评论此事时指出,哈工大建设暖廊,还可能与学校开设有暖通专业有关,暖廊的建设,有利于专业建设,也是宣传该专业的一张名片。客观而言,学校有无暖通专业,与是否建设暖廊没有什么关系,没有暖通专业的其他地处北方、经常遭遇极端天气的高校,也应把建设暖廊提上议事日程,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让校园管理、服务更人性化。
哈工大建设暖廊给其他高校的启示是,应与时俱进地提高学校建设标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更好地服务师生。当然,硬件环境设施只是吸引人才、办好学校的一方面,更重要的还需要有现代大学制度,践行教育家办学,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