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百家看法

[澎湃新闻]两天通报4起,查“鬼秤”不能总等大V曝光

时间:2023-11-13 13:51:00  作者:龙之朱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日,知名博主“B太”发布视频曝光大连海鲜市场存在“鬼秤”(非法改装电子秤),引发热议。11月12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涉事商户涉嫌在经营中故意使用破坏准确度计量器具的行为,现已被立案调查。而在11日,当地另查处了3起非法改装销售计量器具案。

  博主“B太”发布视频曝光大连海鲜市场存在“鬼秤”。

  细看“B太”视频中的爆料,触目惊心:2.7斤的大闸蟹,店铺的秤显示为3.8斤;店内标价88元一斤的螃蟹,因想带走直接涨价到98元一斤。还有摊主直接威胁“你靠边别碰我秤”“把眼镜给你砸了”……

  类似被缺斤短两的遭遇,很多人都不陌生。前不久我去海鲜市场买虾,摊主捞好后扯下一个黑色塑料袋便要装起来,我喊停他,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袋子,结果摊主直接把虾倒回池子,“不卖了,你太精!”原来,奥妙就在那个黑塑料袋里,里边已装好冰块。

  可以说,“鬼秤”作妖、缺斤短两,在海鲜市场已成普遍性病灶。一般民众多有吐槽,监管部门也时有查处,但很难绝迹,驱之不去,时不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点困扰。

  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也让种种造假行为更具隐蔽性。比如现在很多摊主都使用的“密码秤”,可以通过设置密码,无论按电子秤上哪个键都能使物体的量值或总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或者在输入密码后,能在作弊和正常之间随意转换。

  不过,技术再厉害,总归是违法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造、销售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以及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均属于违法行为。

  而海鲜市场成“鬼秤”高发地,消费者屡屡被坑被骗,仍与监管或多或少存在疏漏有关。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欲求“猫鼠游戏”破局,必须进一步织密监管的网络。

  事实上,今年6月,“B太”就已经火过一轮。当时他曝光了在海鲜市场买活鱼的遭遇,摊主刚过完秤便熟练地摔死了鱼,扔到案板上准备开膛破肚。“B太”坚持不宰杀,并掏出自带秤复核,摊主口称4斤的活鱼足足少了4两。彼时,监管部门也曾严查严处。

  可见,不能有知名博主、网络大V关注,当地管理部门就高度重视,顺势而为,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还要把日常监管做得更好。除了盯紧重点监督区域外,也要迅速追踪跟进新的作弊手段,与时俱进严查严管。同时,也要像重视知名博主一样重视社情民意,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更加健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一个好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离不开社会监督,但也不能总是等网络曝光了才“迅速行动”“严厉查处”。监管部门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常态化努力,才是消费者最大的底气。

[责任编辑:zywzhush]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